年代:唐
作者:盧綸
作品:塞下曲六首
內容: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
獨立揚新令,千營***壹呼。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調箭又呼鷹,俱聞出世能。
奔狐將迸雉,掃盡古丘陵。
亭亭七葉貴,蕩蕩壹隅清。
他日題麟閣,唯應獨不名。
2.盧綸+描寫李廣的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的邊塞詩,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盧綸還有壹首懷念李廣的詩“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為什麽?大概可以從這些懷念李廣詩篇中可以看出來,王昌齡(698--757):“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702--765):“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嚴武(726--756):“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那麽艱苦?多麽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3.盧綸為李廣做的詩塞下曲六首(其二)
盧綸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棱中。
註解:
草驚風:風吹草叢,以為有猛獸潛伏。
韻譯:
夜裏林深草密,忽然刮來壹陣疾風;
是猛虎吧?將軍從容不迫搭箭引弓。
天明搜獵去,尋找白羽裝飾的箭桿。
發現整個箭頭,深嵌入壹塊石中。
盧綸《塞下曲》***六首壹組,分別寫發號施令、射獵破敵、奏凱慶功等等軍營生活。因為是和張仆射之作(詩題壹作“和張仆射塞下曲”),語多贊美之意。
此為組詩的第二首,寫將軍夜獵,見林深處風吹草動,以為是虎,便彎弓猛射。天亮壹看,箭竟然射進壹塊石頭中去了。通過這壹典型情節,表現了將軍的勇武。詩的取材,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據載,漢代名將李廣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就有這樣壹次富於戲劇性的經歷:“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
首句寫將軍夜獵場所是幽暗的深林;當時天色已晚,壹陣陣疾風刮來,草木為之紛披。這不但交代了具體的時間、地點,而且制造了壹種氣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區,深山密林是百獸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黃昏夜分出山,“林暗草驚風”,著壹“驚”字,就不僅令人自然聯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壹片緊張異常的氣氛,而且也暗示將軍是何等警惕,為下文“引弓”作了鋪墊。次句即續寫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這不僅是因為詩要押韻的緣故,而且因為“引”是“發”的準備動作,這樣寫能啟示讀者從中想象、體味將軍臨險是何等鎮定自若,從容不迫。在壹“驚”之後,將軍隨即搭箭開弓,動作敏捷有力而不倉皇,既具氣勢,而形象也益鮮明。
後二句寫“沒石飲羽”的奇跡,把時間推遲到翌日清晨(“平明”),將軍搜尋獵物,發現中箭者並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讀之,始而驚異,既而嗟嘆,原來箭桿尾部裝置著白色羽毛的箭,竟“沒在石棱中”,入石三分。這樣寫不僅更為曲折,有時間、場景變化,而且富於戲劇性。“石棱”為石的突起部分,箭頭要鉆入殊不可想象。神話般的誇張,為詩歌形象塗上壹層浪漫色彩,讀來特別盡情夠味,只覺其妙,不以為非。
清人吳喬曾形象地以米喻“意”,說文則炊米而為飯,詩則釀米而為酒(見《圍爐詩話》),其言甚妙。因為詩須訴諸讀者的情緒,壹般比散文形象更集中,語言更凝煉,更註重意境的創造,從而更令人陶醉,也更象酒。在《史記》中才只是壹段普普通通插敘的文字,壹經詩人提煉加工,便升華出如此富於藝術魅力的小詩,不正有些象化稻粱為醇醪嗎?
4.關於李廣的詩句有哪些老將行 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壹身轉戰三千裏,壹劍曾當百萬師。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雀無全目,今日垂楊生左肘。
路旁時賣故侯瓜,門前學種先生柳。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不似穎川空使酒。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
莫嫌舊日雲中守,猶堪壹戰取功勛。
5.關於李廣的詩句有哪些“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是唐朝詩人盧綸(748—798或799)寫《塞下曲》,這首詩寫得如此有英武之氣。
可是這首詩寫得不是唐朝的將軍而是贊美漢朝的飛將軍李廣的詩篇。 盧綸還有壹首懷念李廣的詩“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不止是他懷念李廣,還有很多唐朝的人都懷念飛將軍李廣。 王昌齡(698—757)《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高適(702—765)《燕歌行》:“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嚴武(726—756)《軍城早秋》:“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假若飛將軍李廣還在,胡人哪能度過陰山? 如果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還在,將士們哪能征戰那麽艱苦? 多麽希望飛將軍李廣在呀,殺得那些胡人匹馬不留…… 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