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大觀》編輯部自2006年開始設立年會以來,分別以“網絡與詩歌”“人間煙火,詩歌的民間存在”為主題成功的召開了兩屆年,2008年編輯部再次召開以“詩意的生存”為主題的《新詩大觀》2008年會。會上大家相互交流學習,並由編輯部頒發
《新詩大觀》2008年度詩歌獎項。會議期間瀏覽了邢臺峽谷群風景區和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村英談村。
《新詩大觀》自1994年創刊,至今已經十四個年頭,在國內詩壇的影響力日益顯現,尤其自2003年《新詩大觀網》站開通以來,新詩大觀選稿的平臺增加以及稿件來源的寬泛性都讓新詩大觀成為國內壹個重要的詩歌陣地。截止目前《新詩大觀》累計發行52期,發表詩歌作品70萬行、理論評論文章350萬字、涉及國內外作者5000多人,作者群體幾乎涵蓋了詩壇所有活躍的詩人和詩歌理論家。
《新詩大觀》無論是紙刊還是網站在中國詩壇都是壹個重要的詩歌陣地和交流平臺。《新詩大觀》的年會也已經成為全國不多見的標誌性、品牌性的詩歌活動之壹。
《新詩大觀》於2003年10月23日正式走上網絡,多年以來《新詩大觀》網站從單壹的論壇逐漸發展成壹個集圖庫、論壇、文集、博客、心情日記的綜合性詩歌網站,會員人數接近4000人,最高日發帖達到1400帖,同時在線最高記錄2200人。多年以來,《新詩大觀》網站為紙刊推薦並錄用的稿件超過3000篇,所涉及的作者達到900多人。幾乎在網絡上活躍的所有優秀詩人的作品都登陸過《新詩大觀》。勿庸質疑:新詩大觀無論是紙刊還是網站在中國詩壇都已經成為壹個重要的詩歌陣地和交流平臺。
2006年6月召開的是以“網絡*詩歌”為主題的〈新詩大觀〉年度研討會。網絡,最終只是壹種先進的媒介,使詩歌有了壹個更寬廣的傳播途徑。讓詩歌作品不必再通過傳統紙刊的層層編審關隘就可以在網絡上隨意發表,壹些優秀的詩歌作品及詩歌作者開始浮出水面並成為我們這個時代詩歌潮流的引領者。網絡,讓詩歌成為繼上個世紀“五四詩潮”和“朦朧詩潮”之後的第三次詩歌浪潮。
網絡,給予了詩歌無限的傳播渠道和空間,她的自由與包容特性,讓中國詩歌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同時,壹些垃圾詩歌泛渣沈起、同樣堂而皇之的走進大家的視野,並汙染著我們的眼睛。我們也看到壹些先鋒性、探索性的詩歌作品出現,《新詩大觀》紙刊也多次以“詩歌部落”的欄目形式推出壹些先鋒前衛的集體詩歌作品。目的,就是讓大家都能聽到不同的聲音,看到更先鋒的探索性的作品。由穆曉禾主持的“網絡詩文本”、茱萸主持的“校園詩歌展”郭英傑主持的“聲音”等欄目也依托網絡成了新詩大觀紙刊的品牌欄目。
讓那些壹直被傳統詩歌刊物埋沒、卻憑借網絡浮出水面的優秀詩歌作者和作品在紙刊得到展示,這是《新詩大觀》的辦刊宗旨,也是所有詩歌報刊網站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