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蒔花弄草,修籬烹茶,壹闋清詞雅韻,淺抒須臾人生.”什麽意思?

“蒔花弄草,修籬烹茶,壹闋清詞雅韻,淺抒須臾人生.”什麽意思?

平日裏侍弄花草,修修墻院籬笆,再賦上壹首清清雅雅的詩詞,以此來抒懷消遣短暫的人生。

1、蒔 (shí,shì,)s

<動>移栽。柳宗元《酬賈鵬山人郡內新栽松寓興見贈》:“擢~茲庭中。”引栽種;種植。王夫之《小雲山記》:“廬下~雜花。

2、花 (huā,)

①<名>花朵。李賀《將進酒》:“桃~亂落如紅雨。” <動>開花。《采草藥》:“深山中則四月~。”

②<名>能開花供觀賞的植物。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木成畦手自栽。

③<名>形狀像花朵的東西。趙師秀《約客》:“閑敲棋子落燈~。

④<形>不只壹種顏色的,有花紋圖案的。宋濂《勃泥入貢記》:“腰纏~布,無輿馬,出入徒行。”

⑤<形>視覺迷亂模糊。杜甫《飲中八仙歌》:“眼~落進水底眠。”

⑥<動>耗費;用掉。《紅樓夢》:“只是白~錢,不見效。

3、弄 (lòng,nòng,)nòng

①<動>用手把玩、戲弄。《漢書?趙堯傳》:“高祖持禦史大夫印,~之。”引戲耍;遊戲。《左傳?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

②<動>作弄。《左傳?襄公四年》:“愚~其民。

③<動>演奏樂曲。《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乃飲卓氏,~琴。

④<動>古代百戲樂舞中扮演膚色或表演節目為“弄”。唐代有“弄參軍”,宋代有“弄懸絲傀儡”等。

弄臣在帝王身邊獻媚狎玩的臣子。

弄翰謂寫文章及作畫。

弄口逞言巧辯;播弄是非。

弄瓦瓦,紡綞。給幼女玩弄瓦,有希望她將來能任女工之意,後因稱生女為“弄瓦”。

弄璋璋,壹種玉器。給男孩玩玉璋,有希望他將來具有像美玉壹樣的品德之意,後因稱生男為“弄璋”。

4、草 (cǎo,)cǎo

①<名>草;草本植物的總稱。《觀滄海》:“樹木叢生,百~豐茂。《敕勒歌》:“風吹~低見牛羊。

②<名>荒野;草野。《<指南錄>後序》:“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行露宿。

③<名>鄉間;民間。《五人墓碑記》:“況~野之無聞者歟?

④<形>粗糙;粗劣。《馮諼客孟嘗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具。

⑤<名>初稿;草稿。《左忠毅公逸事》:“廡下壹生伏案臥,文方成~。

⑥<名>漢字的壹種字體,流行於漢初,筆畫相連,寫來迅速。如“狂草”、“真草隸篆。

草鄙粗野鄙陋。《戰國策?趙策三》:“臣南方~之人也,何足問?

草草1.草木茂盛的樣子。蘇軾《各子由記園中草木》:“君看藜與藿,生意常~。”2.憂愁的樣子。《詩經?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3.辛苦的樣子。杜甫《園人送瓜》:“園人非故侯,種此何~。”4.匆促。杜甫《送長孫九待禦赴武威判官》:“聞君適萬裏,取別何~。

草創1.開始創建或創辦。《書?終軍傳》:“夫天命初定,萬事~。”2.起草。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未就,會遭此禍。

草次1.匆忙急遽。2.露宿於草野間。

草蹙倉猝;匆忙。

草菅1.草茅,喻輕賤。班固《漢書?賈誼傳》:“其視殺人若艾~然。(艾:通“刈”。)後稱任意殘殺人命為“草菅人命。”2.草野;民間。陸遊《薏苡》:“嗚呼!奇材從古棄~,君試求之籬落間。

草芥比喻輕微而無價值的東西。夏侯湛《東方朔畫贊》:“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

草具指粗劣的食物。《戰國策?齊策四》:“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

草莽1.荒野。陶淵明《歸園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2.草野;民間。呂不韋《呂氏春秋?察傳》:“乃令重黎舉夔於~之中而進之。

5、修 (xiū,)xiu

①<動>修飾。《漢書?馮奉世傳》:“參為人矜嚴,好~容儀。

②<動>撰寫;修改;潤色。《柳敬亭傳》:“幕下儒生設意~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

③<動>修理;修造;修建。《過秦論》:“~守戰之具。

④<動>整治;治理。《隆中對》:“外結好孫權,內~政理。

⑤<動>修養;修行。《信陵君竊符救趙》:“臣~身潔行數十年

⑥<動>效法;學習。《原毀》:“壹善易~也,壹藝易能也。

⑦<形>長;高。《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竹。

⑧<形>善;美好。《離騷》:“老冉冉其將至,恐~名之不立。”

辨修,脩。“修”的本義是修飾,“脩”的本義幹肉。二字常通用,但“幹肉”壹義不寫作“修”。

修書⒈寫信;⒉著作撰寫。

修文⒈興修文教,加強文治。⒉舊稱文人死亡為修文。

6、籬 (lí,)lí

<名>籬笆。《項脊軒誌》:“庭中始為~,已為墻,凡再變矣。”陶淵明《飲酒》:“采菊東~下,悠然見南山。

籬落籬笆。

籬壁間物謂家園所產之物。

7、烹 (pēng,)

pēng

①<動>燒煮。《陳涉世家》:“卒買魚~食,得魚腹中書。

②<動>古代壹種酷刑,用鼎來煮殺人。《史記?項羽本紀》:“吾翁既若翁,必欲~而翁,則幸分我壹杯羹。

③<動>殺;消滅。《史記?秦始皇本紀》:“~滅強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

8、茶 (chá,)

chá?

常綠灌木,葉長橢圓形,有鋸齒,經加工制為飲料,就是茶葉;秋末開花,白色;種子可榨油;木質致密,供雕刻用:茶樹。茶農。 特指“茶葉”:綠茶。紅茶。花茶。沱茶。龍井茶。烏龍茶。 用茶葉沏成的飲料:茶水。茶飯。茶點(茶水、點心)。茶話會。茶博士(善於烹茶的人,亦指賣茶的人或茶館侍者)。茶余飯後。 泛指某些飲料:茶湯。面茶。果茶。 特指“茶點”:早茶。晚茶。

筆畫數:9; 部首:艹;?

9、壹(yī,)

①<數>。《狼》:“~屠晚歸。

②<連>壹邊;壹面。《蘭亭集序》:“~觴~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③<形>同壹;壹樣。《察今》:“古今~也。

④<動>看作壹樣。《蘭亭集序》:“固知~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⑤<動>統壹。《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

⑥<動>專壹。《勸學》:“用心~也。

⑦<副>全;壹概。《嶽陽樓記》:“而或長煙~空,皓月千裏。

⑧<副>壹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誠~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

⑨<副>才;剛剛。《赤壁之戰》:“初~交戰,操軍不利。

⑩<副>初次。《曹劌論戰》:“~鼓作氣。”

壹旦⒈有壹天。⒉壹時;忽然。⒊形容時間很短。

壹何多麽。

壹力⒈協力。⒉竭力。

壹體關系密切,如同壹個整體。壹樣,相同。

壹昨前些日子。

10、闋(què,)

què

①<動>止息。《詩經?小雅?節南山》:“俾民心~。

又停止。周邦彥《浪淘沙慢?水竹舊院落》:“東門帳飲乍~。

又特指樂曲終止。謝靈運《九日從宋戲馬臺集送孔令》:“指景待樂~。②<量>樂曲每壹次終止為壹闋。《史記?留侯世家》:“歌數~。

又詞有兩段者,稱為“前闋”和“後闋”。

11、清(qīng,)

qīng

①<形>清澈;清亮。《蘭亭集序》:“又有~流激湍,映帶左右。”

②<形>清潔;清凈。《班超告老歸國》:“水~無大魚。”

③<形>清白;純潔。《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

④<形>清廉;廉潔。《訓儉示康》:“公雖自信~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

⑤<形>清爽;清涼。《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惠風和暢。”

⑥<形>清明;清平。《陳情表》:“逮奉聖朝,沐浴~化。”

⑦<動>清除;肅清。《譚嗣同》:“~君側,肅宮廷。”

⑧<形>淒清;冷清。《小石潭記》:“以其境過~,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2、詞(cí,)

①<名>言詞,詞語。《促織》:“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柳敬亭傳》:“幕下儒生設意修~,援古證今,極力為之。”

②<名>壹種韻文形式,又叫“長短句”。如“宋詞”、“辛棄疾詞”。

詞話1.評論詞的內容、形式或詞的作者的書,體裁同詩話相似。2.元明時說唱藝術的壹種,形式有說有唱。3.明代章回小說裏夾有詩詞的也叫詞話。

詞林1.指匯集在壹起的文詞。也指文人聚集在壹起。蕭統《答晉安王書》:“肴核墳中,漁獵~。”杜甫《八哀詩?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憶昔李公存,~有根柢。”2.翰林院的別稱。如《沁園春》、《水調歌頭》、《永遇樂》、《蝶戀花》等。詞牌規定的韻律、段數、句數、字數、句式、聲律等的規格。不同的詞牌,其規格也不同。

詞藻詩文中富麗華美而有文采的詞句。也作“辭藻”。

詞章詩文的總稱。也作“辭章”。

詞致文辭的意趣、情調。

13、雅(yǎ,yā,)

①<形>正確的。《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言。”

②<形>高雅;不俗。《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望,棨戟遙臨。”

③<副>平素;壹向。《張衡傳》:“安帝~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④<副>很;甚。《後漢書?竇後記》:“及見,~以為美。”

雅故⒈以往;向來。⒉從前的。

14、韻(yùn,)

yùn

①<名>和諧悅耳的聲音。《與朱元思書》:“好鳥相鳴,嚶嚶成~。”

②<名>韻部。《活板》:“每~為壹貼,木格貯之。”

③<名>詩歌、辭賦等的韻腳。《滕王閣序》:“壹言均賦,四~俱成。”

④<名>氣質;性格。《歸田園居》:“少無適俗~。”

⑤<名>情趣;韻味。《圖畫》:“故中國之畫以氣~勝。”

韻宇器量;氣度。

韻語押韻的詩文。

15、淺(jiān,qiǎn,)

qiǎn

①<形>(水)不深;淺。《莊子?逍遙逰》:“置杯焉則膠,水~而舟大也。”

②<形>泛指淺,不深。《石鐘山記》:“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

③<形>低;矮;不高。《錢塘湖春行》:“~草才能沒馬蹄。”

④<形>(時間)短,不久。《過秦論》:“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

⑤<形>(顏色)淺;淺淡。《江畔獨步尋花》:“桃花壹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紅?”

⑥<形>膚淺;淺薄。《隆中對》:“而智術~短,遂用猖蹶,至於今日。”

jiān見“淺淺”。

jiàn見“淺淺”。

淺淺jiānjiān水疾流的樣子。

淺淺jiànjiàn巧辯的樣子。

16、抒(shū,)

shū

①<動>表達;抒發。《墨子?小取》:“以辭~意。”

②<動>通“紓”。解除;排除。《左傳?文公六年》:“難必~矣。”

17、須(xū)xū

①<名>胡須;胡子。《陌上桑》:“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

②<名>動物的觸須。《促織》:“俄見小蟲躍起,張尾伸~。”

③<動>等待。《詩經?匏有苦葉》:“人涉卬否,卬~我友。”

④<動>需要。《夢遊天姥吟留別》:“且放白鹿青崖間,~行即騎訪名山。

⑤<副>應該。《涼州詞》:“羌笛何~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⑥<副>本是。《[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妳~身姓劉,妳妻~姓呂。”

⑦<副>卻。《失街亭》:“到丞相面前~分不得功。”

須眉胡須和眉毛,代指男子。

須索必須。

須臾片刻;壹會兒。《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之所學也”

壹闋清詞雅韻,淺抒須臾人生

蝶戀花 箋箋心語寄紅豆。蝶舞天涯,相思最堪瘦。 燕飛處弱人病柳,杯盞裏穿腸毒酒。 簾簾幽夢依依眸。淒淒殤歌,雨後涼滿袖。 再回首多情依舊,只是無情依舊否? ?長相思 千片帆,萬條船。華燈初上人未還,愁緒流壹川。 夜闌珊,意闌珊。須臾煙花燦爛天,望殘月彎彎。 ?如夢令 壹曲離歌唱晚,兩眸心光璀璨。 常憶初見時,鼓瑟琴簫相伴。 詠嘆,詠嘆,長願人生初見。 ?采桑子 曾經以為情誼水,長向東流,涓湧心頭,擱淺紅塵幾多愁。 待得夢醒壹回首,潺潺難留,再見堪憂,情斷天涯無數樓。 ?七絕 落梅花前人病酒,欲把情愁飲銷透。 ?壹江清水空自流,醒後悲風涼滿袖。 ?七絕 遇見問宿命偶然?愛妳卻天性使然。 是劫是緣聽弦斷,斷夢裏三千癡纏。 ?梧桐影 路迢迢,煙波渺。 風停雨霽任逍遙,涉過千山孤影傲。 ?七絕 傳說多少有緣人,前世皆為親兄妹。 奈何橋上走壹回,今生卻讓君心碎。 ?釵頭鳳 決絕詞柬伊 相思纏,情緒亂,此事更堪雨漫漫。 野鶯飛,東流水,送走紅豆,怎敢品味?累、累、累! 把情斬,愁自散,多情最苦壹刀斷。 別在會,心已碎。孤燈殘影,兩行清淚。寐、寐、寐! ?浣溪沙 舉杯不請愁自來,美酒飲盡愁壹懷。三更明月聽落梅。 世間多少相思債,腸斷通把相思埋。明日又把紅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