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臨朐名人故事和讀完故事後的感受

臨朐名人故事和讀完故事後的感受

馮惟敏(1511~約1580),明代散曲家。字汝行,號海浮。山東臨朐人。自幼隨父遊宦南京、平涼、石阡等地。聰穎好學, 馮惟敏故裏-臨朐 才華富瞻,與兄惟健、惟重及弟惟訥同以詩享名齊魯間,時稱"臨 馮惟敏 朐四馮"。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中鄉試,累舉進士不第,居家25年。曾得罪山東巡按段顧言而遭逮治。後任淶水知縣。又因懲辦"豪民"而為勢族所不容,謗詬四起,謫鎮江府學教授,又遷保定府通判,1571年(隆慶五年)末,改任魯王府審理,辭免未赴任。 次年春,棄官回臨朐,於海浮山下老龍灣畔建“即江南”亭,因稱海浮山人,日與朋輩觴詠其間,致 力創作,頤養以終。其著述有《海浮山堂詞稿》、《石門集》,主纂嘉靖《臨朐縣誌》、萬歷《保定通誌》等,其中不乏伸張正義、尊重史實的佳作。對後世影響較 大者數散曲集《海浮山堂詞稿》,其中《農家苦》、《憂復雨》、《刈麥有感》等,反映了他體察民隱,對農民疾苦的同情心。另壹些作品,或諷貪、或刺虐、或戳 弊、或揭惡,均為警世醒民之作。故王士禎評其散曲“獨為傑出”。他的雜劇《僧尼***犯》,通過僧尼私通,後經官府判為夫妻的故事,指出“男女居室,人之大 倫”、“傳流後嗣,繁衍至今”,乃天經地義之事。他以此向假道學公開宣戰。他出身於宦門,貴族公子之習難以盡脫,在其著作中,也有壹些風花雪月之類的作 品。編輯本段生平  馮惟敏降生在其父馮裕直隸晉州的任所,後,隨父由晉州移南京,由南京遷甘肅平涼,由甘肅轉貴州石阡,在其青少年時代足跡已漫遊大半個中國。馮裕為正德進士,深知讀書甘苦,因此不論是冗雜的公務之余,還是在勞頓的旅途之中,都親自把教馮惟敏弟兄的學業。而馮惟敏天資聰穎,文章又得江山之助,“雅麗宏肆,雖在弱齡,已驚長老。”(《益都縣誌·馮惟敏傳》) 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1年),馮惟敏初次參加鄉試,深得督學、著名文學家王慎中的 王慎中像 賞 識。此後卻屢試不第。於是憤於科舉制度的腐敗,絕意仕進,而隱居高臥。然而,他卻並未忘卻現實,所以能寫出尖銳批判現實吏治的大令《正宮端正好·徐我亭歸 田》。這種激情決不是壹時的感情沖動,卻像時時活動的火山,不時形成灼熱的巖漿借他的壹首首散曲表現出來。這種長久的迸發,形成為他散曲創作的根本主題, 並且鑄成他粗豪疏放的創作風格。  在其“臥茂林深巖”期間,與友人徐我亭、謝少溪等詩酒唱酬。《南呂壹枝花·謝少溪歸田》記敘了 當時的情景:“酬誌了三十年廊廟分憂,準備著數千裏湖海遨遊。也不戀大官羊列鼎鳴鐘,也不厭家常飯粗茶淡粥,也不嫌小村莊瓦缽磁甌。畫樓、筆疇,調停歲月 閑消受。酒三杯,詩數首,有時節高臥東山不可留,念蒼生也索回頭。”中多憤世疾俗、超拔塵世之語。這時李開先也 自解其職,歸臥到他的故鄉章邱繡水。李開先是明代散曲大家,又對諸藝無所不精;家中還置有萬卷藏書樓,藏有天下許多秘本。馮惟敏在京中與李開先相識,待其 歸來,便欣然前往拜謁,寫有《仙呂點絳唇·李中麓歸田序》。在與李中麓的促膝***語中,使其對文學堅定了“詩由性出,存乎其人;聲與政通,系諸其俗”的基本 觀點,反對前後七子張揚的復古主義思潮。為實踐其文學主張,曾作《仿中麓體》散曲小令6首,質樸平易,自然情真。  嘯遨風月,馮惟敏並沒有忘懷天下;遁跡山林,馮惟敏亦難逃時政的轄制。“四進士”之壹的毛鵬治 山東,頗有政聲。可是繼任的段顧言反毛鵬之道,則大煽虐政。馮惟敏對段的酷虐、聚斂貪暴不仁在《般涉調耍孩兒·財神訴冤·附記》壹文中予以痛斥,並借散曲 大令《正宮端正好·呂純陽三界壹覽》、《般涉調耍孩兒· 骷髏訴冤》、《般涉調耍孩兒·財神訴冤》進行了諷刺和揭露。如寫其貪殘的面目:“有錢的快送來,無錢的且莫慌,尋條出路翻供狀。偷與我金銀橋上磚壹塊,水 火爐邊油兩 民間隱喻苛政的圖畫 缸, 殘柴剩炭中燒坑。若無有這般打點,脫與我壹件衣裳”(《正宮端正好·呂純陽三界壹覽》)。再如寫其敲骨吮髓,竟及枯骨:“鐵掃帚便是掃地王,皮笊籬做了個 聚寶盆,瞞天壹網都撈盡。蚰蜒穴內難逃命,狼虎唇邊怎脫身?狠心腸還道無滋潤。頭發根兒數算,牙齒逢兒裏搜尋。”(《般涉調耍孩兒·財神訴冤》)這三首大 令喜笑怒罵,筆鋒犀利,無疑像擎天利劍,刺向黑暗的現實,使之成為他散曲中最具有現實戰鬥精神光輝的篇章。縱觀明代散曲創作罕有與之倫比者。然而,這卻觸 怒了段顧言,使馮惟敏身陷囹圄。從此,他決心從政,在52歲時,到京師謁選,被授為淶水知縣。 他似乎很得意,並以“效忠、奉公”的角度為官。他實踐了他的諾言,赴任淶水,“重以祿不迨親為永憾。不攜家累,只壹童相隨”(《正宮端正好·邑齋初度自述 序》)。任淶水知縣後,“治邑核最”;即使欲構陷他的人也不能不承認:“至此邑,溝洫治,途樹茂,他事稱是,百裏改觀焉”(《南呂壹枝花·縣官賣柳·附 記》)。然而他卻不慣折節逢迎,對於索賄的暗示,也不予理睬,遂得罪朝廷使者,因而論免,使馮惟敏“效忠、奉公”的信條遭到踐踏。因沒有實證,不得不把馮 惟敏移官京口,授為鎮江學府教授。縱然這是壹介閑差,但馮惟敏借此遨遊金陵,得以睹六朝遺跡,“虛無”“為我”的思想再度泛濫。在此期間,更多地結識了像金鑾這 樣的散曲大家,而且多有唱和,但畢竟是 “壹句句六朝感慨,壹篇篇千古興衰”(《黃鐘醉花陰·酬金白嶼》),促使他退回到臨朐冶原,再蹈“偃蹇臥茂林深巖”中,而作品的內容大多為田園風光、山水 清悠之類。馮惟敏臨謝世時,曾有《醉太平·家訓》的散曲創作,誡其子弟“休舍命貪饕”、“循天理處安吾分,占便宜處甘吾笨”等等,大抵是他壹生處世原則的 寫照。馮惟敏壹生操持正義,最後又以正氣之德明示後代。雖然馮惟敏在山居中死去,然而他的美德,他的有驚壹世的作品,卻使他的名聲振遠流長。編輯本段著述  其著述有《海浮山堂詞稿》、《石門集》,主纂嘉靖《臨朐縣誌》、萬歷《保定通誌》等,其中不乏伸張正義、尊重史實的佳作。對後世影響較大者數散曲集《海浮山堂詞稿》,其 《馮惟敏全集》 中 《農家苦》、《憂復雨》、《刈麥有感》等,反映了他體察民隱,對農民疾苦的同情心。另壹些作品,或諷貪、或刺虐、或戳弊、或揭惡,均為警世醒民之作。故王 士禎評其散曲“獨為傑出”。他的雜劇《僧尼***犯》,通過僧尼私通,後經官府判為夫妻的故事,指出“男女居室,人之大倫”、“傳流後嗣,繁衍至今”,乃天經 地義之事。他以此向假道學公開宣戰。他出身於宦門,貴族公子之習難以盡脫,在其著作中,也有壹些風花雪月之類的作品。馮惟敏的散曲結集為《海浮山堂詞 稿》,他的整個詩文則結集為《馮海浮集》,其中《僧尼***犯》壹劇尤其有鮮明的特色,是明代資本主義萌芽在文學上最深刻的反映,具有劃時代的啟蒙意義。  馮惟敏雖然出仕十余年,但官小事雜,很不得誌,在散曲中抒寫了他的憤世樂閑的感情,他的"歸田小令"寫得很真摯。他的散曲,能跳出只寫吊古厭世、談禪歸隱、林泉逸興,男女風情的窠臼,將題材拓展到社會生活的諸方面,豐富了曲作的內容。  反映百姓疾苦的漫畫 首先,他的壹些暴露政治黑暗和社會弊端的作品。有諷刺統治集團腐朽無能,顛倒是非曲直的,如 (清江引)《八不用》、(朝天子)《解官至舍》;有譴責貪官汙吏刻剝罪行的,如(醉太平)《李中麓醉歸堂夜話》、(新水令)《十美人被杖》;有揭露上層社 會爾虞我詐、賢愚不辨的,如(端正好)《徐我亭歸田》、(壹枝花)《對驢彈琴》;有對科舉制度表示不滿的,如(粉蝶兒)《辭署縣印》、(折桂令)《下第嘲 友人乘獨輪車》;還有指斥江湖術士騙錢害人的,如(朝天子)《四術》等。其次,他還有不少關心農事、同情農民的作品,如(胡十八)《刈麥有感》、(折桂 令)《刈谷有感》、(玉江引)《農家苦》,以及《喜雨》、《苦雨》、《苦風》、《喜晴》(以上皆(玉芙蓉))等。此外他還有壹些曲作,如(端正好)《呂純 陽三界壹覽》三組套曲,借神鬼反映現實社會,抒發憤懣之情。這些作品都表現了壹定的思想深度。而象"嘲謔 "壹類的篇什,則失於頹唐,暴露了作者消極的壹面。編輯本段成就  馮惟敏散曲的藝術風格,以真率明朗、豪辣奔放見長,但也不乏清新婉麗之作。他的作品大量運用俚語俗諺,不事假借,極少雕飾,幽默詼諧,氣韻生動,保持了散曲通俗自然的本色美。 反映百姓疾苦的漫畫 有時他將經、史、子、集中的書面語詞入曲,任意驅遣,渾然天成,毫無生硬枯澀之弊。 總之,從基本方面看,他的成就遠遠超過同時代的作家,使明代散曲達到了新的高峰。對於馮曲,歷來論者評價較高,如王世貞說:"北調……近時馮通判惟敏,獨為傑出,其板眼、務頭,緊緩,無不曲盡,而才氣亦足以發之;止用本色過多,北音太繁,為白璧微瑕耳。"(《藝苑卮言》) 其散曲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強烈的現實批判精神,獨特的取材視野,豪辣宏闊的藝術風格等三個方面.。這些成就使馮惟敏成為明散曲豪放派集大成的人物,奠定了他在中國散曲史上的歷史地位。 明代中後期的文壇,傳統的詩文創作衰頹不振、題材狹窄、形式雕琢、意興蕭索的南音充斥曲壇。馮惟敏矯去時弊,上承元前期文學的優良傳統,利用北曲的音樂形式,創作了大量思想深刻、寄興悠遠、語言質樸本色、風格豪邁爽健的散曲作品,為我國詩體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