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格律詩如何寫景寄情

格律詩如何寫景寄情

豪然雄偉鎮山營,俯衛鄉郊百裏程。六色五顏新意俏,九層八角古風生;盤旋上下階梯路,環繞雙邊瞭望坪。夜賞魁星光悅目,威嚴聳立照煤城!――魁星樓位於吉林省遼源市內龍首山頂峰,威嚴聳立遙觀百裏,是該市的最新標誌。編者按從遠近角度描寫了魁星樓,但古人寫景,將就情境交融,這樣的詩歌才能飽滿,而抒情的淡泊正是這首詩的壹大缺憾。問好,天天開心)——年感謝編輯老師的直言評論,但不同見解我們可以坦率交流。我以為這首詩的立意是描寫這個魁星樓的形象為主,“情”完全含蘊在寫景的用詞之中,讀後褒貶自見。壹首短短的8句格律詩,是不允許專筆分開特寫“情”“景”的。是的,古人講而且今人也在講“情景交融”,我這首詩中,真的“情淡薄”嗎?您是在說沒有專句抒情吧?這其中最強烈的“情”就是熱情地描繪贊揚了我家鄉的“魁星樓”。這裏我不是不同意您的結論,只是交流壹下看法,我還不知道它的平仄格律上有多大問題呢!可是為了學習,可否把這首詩拿到《江山詩風》去,讓大家全面地推敲壹把,或許能使我受益匪淺!年朋友:不同意見和妳探討交流,謬誤之處請賜教:我這裏首先請朋友看壹首非常熟悉的古詩《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這是詩人[唐]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壹首七言《絕句》,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詩中大量使用了表示顏色的形容詞,如“黃”、“翠”、“白”、“青”等,使畫面色彩絢麗鮮明,更顯示出春天景色的明朗秀麗。通過詩中生機勃勃的春景描寫,我們不難體會到詩人隱藏在字裏行間的那種歡快喜悅之情。雖然沒有直接寫“情”,但也不失為“情景交融”意境典範的“觀物寄情”好詩。我的七律《魁星樓》當然相差十萬八千裏,就其寫作方法是可以類比的,因為都是從寫景入手抒發情感的。如:豪然雄偉鎮山營,俯衛鄉郊百裏程。六色五顏新意俏,九層八角古風生;盤旋上下階梯路,環繞雙邊瞭望坪。夜賞魁星光悅目,威嚴聳立照煤城!這裏邊“豪然雄偉”、“俯衛鄉郊百裏”、“新意俏”、“古風生”、“夜賞魁星光悅目”、“威嚴聳立照煤城!”……這裏面就沒有賞慕贊美之情?這種仰慕珍愛之情又何止僅僅是對這座“樓”!?又何以見得情之“淡泊”?希望妳作具體指點,***同交流!二、關於“意境”和“情景交融”意境――即情景交融形成的氛圍境界。是由詩的本身所提供的條件,在讀者的腦海中所構成呈現的新的意象環境境界。它無論從內含和外延都提升到了壹個新的境域。這裏邊有情(思感)的、景(畫面)的綜合體現。根據作者的創作目的和題材,敘事或抒情,結構安排確定作品的寫法,而沒有固定的套路。所以才叫“創作”。欣賞作品意境和讀者的素質、文學修養、習慣、理解方式或情操態度有壹定關系。有的人常把自己崇拜人的“失誤”助圓其說並極力吹捧,也能把無名者的“獨創”說成是“病痞”而否定,這在作品的評論中,也是能夠見到的現象。同樣的方法寫作,名人的就是“典範”,無名者的則另有別論。不是勢利眼,就是“名人效應”(這裏不針對任何人,而論其現象)。三、“以景寄情”是格律詩的常用寫法寫月亮的美“露出了笑臉”這裏就含蘊著贊美;寫月亮“含淚朦朧”也是表達作者的悲愁心情,這就是“以景寄情”,這個文學常識誰都知道。這裏說壹個笑話:杜甫的那首“兩個黃鸝鳴翠柳”的絕句,有的人用自然邏輯去否定它違背自然規律,翠柳怎麽能和積雪(“窗含西嶺千秋雪”)同時存在呢?柳翠是在春夏季,而雪是在冬季呀!所以就把“翠柳”改成“垂柳”,但也沒有被後人認可。其實終年積雪的山是有的,山上山下是兩個氣候。我看這裏或許有“名人效應”,若是壹般人這樣寫,可能就另有結論了。因為格律詩(如七律)定格為8句56個字,必須在格律的制約之內,應以最大限度把形象勾畫清楚,給讀者壹個完整的形象(特別是觀物),才能讓讀者如身臨其境,其情只能體現在組詞之中(或寄意在無字之間),如杜甫的《絕句》。我學寫格律詩多年了,覺得它的規範要求諸多,在字數句子的限制、在平仄格律的約束規範下,把自己的所見所感裝進去,是何等地艱難!寫壹首格律詩要比寫幾首古風,都要費功夫。是不是這樣?請寫格律詩的朋友也談談創作體會吧!這裏不是要求別人虛捧,而是希望得到壹個公眾認為公正的、有具體根據的評論,得到啟發指點。以校正今後,如此,只有***同交流與討論。誠望朋友直言指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