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的時候,1925年江陰劉半農成立了壹個語言學的社團叫“數人會”。怎麽叫“數人會”?就幾個人吶,成員有劉半農、錢玄同、黎錦熙、汪怡(壹庵)、林語堂、周辨明和趙元任等7人。“數人會”由劉半農任主席,由趙元任主稿。
“數人社”這名字壹聽,好像很自卑,其實壹點兒不謙虛。劉半農的意思就是,“我們幾個就要把現代漢語給定下來”,結果怎麽樣,真定下來了,就是他們定下來了。
聽 吟誦堂 微信視頻號視頻 筆記 更新補證。
新文化運動的時候,趙元任在清華大學成立了壹個語言學的社團叫“數人社”。
怎麽叫“數人社”?就幾個人吶,就是他,劉半農,錢玄同,就那幾個人。“數人社”這名字壹聽,好像很自卑,其實壹點兒不謙虛。趙元任的意思就是,“我們幾個就要把現代漢語給定下來”,結果怎麽樣,真定下來了,就是他們定下來了。
補充
1925年5月,趙元任從法國巴黎留學回國,在清華任教,並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四大導師”之壹,而且是最年輕的導師,時年32歲。
1925年8月,劉半農帶著不少先進的語言學儀器從法國留學回國,在北京大學任教。
1925年9月26日,劉半農、錢玄同、黎錦熙等在趙元任家聚會,討論音韻學等問題,劉半農倡議成立“數人會”,得到大家的熱烈響應。
1925年10月17日,“數人會”在趙元任家正式成立,成員有劉半農、錢玄同、黎錦熙、汪怡(壹庵)、林語堂、周辨明和趙元任等7人。“數人會”由劉半農任主席,主要議題是“國語羅馬字拼音方案”,由趙元任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