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外戚傳》說:“方士與齊人只言片語,可引其神。到了晚上,點起燈籠蠟燭,搭起帳子,酒肉陳釀,把他安置在帳蓬裏,遠遠地看見好姑娘李夫人的臉,卻還是坐著走。”從描述上看,李夫人的形象可能是剪影的形式,有燈光、蠟燭、窗簾,似乎已經有了皮影戲的雛形。然而,真正的皮影戲的出現和繁榮是在北宋時期。
據宋人孟元申《東京夢記》記載,北宋汴梁城娛樂場所演出的百余種劇目中就有“皮影戲”,出現了著名的皮影戲藝人董世吾、、曹。南宋時,周覓的《老武林外傳》中記載,黨政軍有專門的“畫皮社”電影機構。在元代,皮影戲也作為壹種娛樂活動在軍隊中表演。
明清時期皮影戲有了很大發展,全國各地都出現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流派。中國是皮影戲的故鄉。早在13世紀初,南宋寧宗嘉定年間,皮影戲就傳到了緬甸、暹羅、爪哇等地,14世紀中葉又傳到了波斯、阿拉伯和土耳其。15世紀明成化時期傳入埃及。17世紀初,明朝萬歷年間傳入土耳其。
18世紀,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將中國皮影戲傳入法國,並傳播到英國和德國。它的演出在歐洲引起了轟動。甲午戰爭三十九年(1774),德國大詩人歌德在1781年的衛蘭世博會上介紹了中國的皮影戲,他還主持了以德國故事為內容的皮影戲演出。
皮影戲主要是由皮影戲演員通過師傅的操縱,通過光線的傳遞,在銀幕上,借助樂器和唱腔來表演。俗稱“千古傳誦,雙手舞動百萬雄兵。”
皮影戲初探
皮影戲藝術是壹種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植根中國、影響海外的純民間藝術。千百年來蓬勃發展,皮影戲成為民間的主要收藏。
皮影戲最初用厚紙雕刻,後來壹般用驢皮、牛皮或羊皮制作。經過切刮,根據角色和布景的需要進行設計,經過雕刻、上色、熨燙、裝訂、上油等工序完成。風格類似於輿論剪紙。
南宋乃德雍《赤色勝都》:“每部戲,初以素紙雕之,後以彩皮蓋之。”是壹張卡。皮影戲演員壹般高兩尺左右,但手、臂、腰、腿等關節都是分開雕刻,再用線連在壹起,以便表演時活動自如;影頭單獨雕刻,可以用影身替換。皮影戲是壹種特殊的技藝,要求雕刻精美,色彩鮮艷,刻畫各種性格特征的人物,主要側重於誇張人物的眉、眼、鼻、口、胡須。顏色有紅、綠、藍、墨等。每種顏色都分為不同的色調。武文·蕭聲、丹嬌、白靜等表演白臉的人使用鏤空。黑頭、紅網、畫臉等。,都是半刻的。因為投影表演是在平面銀幕上進行的,只能左右移動,所以大部分的影子人物都是側面造型。
中國早期的皮影戲現在被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博物館珍藏。西德奧芬巴赫的皮影戲博物館專門收藏了3250多件中國皮影戲珍品。皮影戲有三種尺寸:6寸、9寸、1.3尺,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皮影戲的發展史。壹些早期的小型作品,帶有明代或更早的皮影戲藝人的藝術造型,在中國很難見到,但在這裏保存完好。這些藏品是柏林壹家小古董店的老板1930從北京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