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將海水添宮漏,***滴長門壹夜長是李益的詩句。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唐代詩人。出身甘肅李氏姑臧房,大歷四年(769年)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年)登書判拔萃科。
初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壹帶漫遊。後官至幽州營田副使、檢校吏部員外郎,遷檢校考功郎中,加禦史中丞,為右散騎常侍。太和初,以禮部尚書致仕。李益以邊塞詩作出名,擅長絕句,尤其是七言絕句。其作品有: 江南曲、從軍北征等。
李益祖籍甘肅武威,後遷居河南洛陽。生於天寶五年(746年),卒於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八月,享年八十四歲,是唐代較長壽的詩人之壹。
《唐才子傳》:大歷四年齊映榜進士。這壹年(769年)科舉有長安和洛陽兩個考點,齊映為此年狀元。《登科記考》:大歷四年,進士二十六人。上都,禮部侍郎張渭;東都,留守張延賞。李益到底是在洛陽參加考試還是在長安參加考試,學術界尚有爭議。
李益進士及第之後,於大歷六年(771年)參加制科考試,授官鄭縣(今陜西華縣)主簿。有《華山南嶽》《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等詩。三年滿秩後,從大歷九年(774年)至大歷十二年(777年),李益西遊鳳翔,到鳳翔節度使李抱玉幕府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