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目集》
《魚目集》的產生時逢“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在此期間產生了大量現代意義上的新文學。在這個時期文學與人民和時代緊密的聯系在了壹起,適應了社會變革的需要,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也創作了自身的輝煌。《魚目集》無疑是這個時期的傑出作品之壹。
2、《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壹帶》
卞之琳在《第七七二團在太行山壹帶》的《前言》中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應該把它歸入什麽類。”現在看來,把這本書視作中篇報告文學是比較妥當的。在書中,卞之琳以飽滿的激情、獨特的視角,引人入勝地記述了七七二團抗戰初期與日本侵略軍浴血苦戰的歷程。他不僅敘寫了長生口、七亙村、響堂鋪、長樂村等戰鬥的經過,更著重把筆觸放在寫“人”上,從指揮員———旅長陳賡、團長葉成煥到普通戰士,他用壹個個生動的細節讓他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昨日和今日的讀者面前。
3、《三秋草》
《三秋草》收入其詩作88首,散文8篇,小說4篇,評論7篇。所選詩作代表了卞之琳詩歌創作的zui高成就,除繼承古詩傳統外,也借鑒西方現代詩,出“新月”而入“現代”,獨成壹家,自創高格,作為中國現代詩歌先驅其之壹,其影響流布當時,下及40年代“九葉”詩派,遠至海外,甚至對新時期以來的詩歌也產生壹定影響,受到海內外著名詩人、作家的高度評價。
擴展資料:
百年新詩史上的技術“第壹人”
“從技術上來說,卞之琳是中國新詩百年來的第壹人!”在講座中,江弱水分別以卞之琳翻譯的《哈姆雷特》選段以及詩歌《白螺殼》《尺八》《斷章》《無題五》舉例,在動情朗讀的基礎上,生動詮釋了卞先生詩歌語言的多元、形式的多樣、技巧的變化多端、意義的繁雜多歧以及多重的復雜來源。
有意思的是,關於卞之琳藝術成就的第壹篇博士論文不是出自中國,而是來自荷蘭萊登大學的漢樂逸;關於卞之琳詩藝剖析最早的書,也不是出自大陸,而是香港中文大學張曼儀教授的《卞之琳著譯研究》。
“在那個群情激昂的年代,大多數人欣賞不了卞之琳,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藝術趣味的變化,拋開藝術形態的幹擾,卞之琳的名字將越發響亮!”江弱水透露,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卞之琳就名聲在外,在臺灣,余光中先生就是卞之琳最大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