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蒼山遠,霜葉滿階紅解釋如下:
這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壹句詩,"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此外,"霜葉滿階紅"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秋雨夜眠》,描述了秋雨之夜,霜降後的樹葉落滿階梯,呈現出壹片紅色。
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詩詞: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詩詞解釋:
這首詩以“日暮蒼山遠”開篇,描繪出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夜幕降臨,連綿的山巒在蒼茫的夜色中變得更加深遠。接著,“天寒白屋貧”壹句,寫出了天氣的寒冷使得原本簡陋的茅草屋顯得更加貧困。然後,“柴門聞犬吠”,形象地描繪出了風雪夜晚的環境聲音。最後以“風雪夜歸人”作為結尾,表達出有人在這樣惡劣的天氣中仍然冒著風雪歸家的情景。
此詩通過樸素的語言,生動地描繪出了自然景色與人們的生活狀況,使人深感其意境之深廣。整首詩構成了壹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為素材的寒山夜宿圖。
《秋雨夜眠》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作的壹首詩歌。全文如下:
涼冷三秋夜,安閑壹老翁。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秋雨夜眠》詩詞解釋:
《秋雨夜眠》這首詩描繪了壹個寒冷的秋夜,壹位安閑自在的老翁的生活場景。
首句“冷三秋夜,安閑壹老翁。”描述了深秋的夜晚,天氣寒冷,老翁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安閑自在。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意味著老翁入睡得較晚,等到燈熄滅後,在雨聲中漸漸進入夢鄉。這裏的“臥遲”和“睡美”展現了老翁心境的平和與寧靜。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描繪了老翁睡前的情景:火爐裏的火已經燒盡,只剩下了壹堆灰燼,老翁還要添加香氣溫暖被窩。這句詩表現了老翁生活中的溫馨與舒適。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意味著清晨天氣放晴,但仍然寒冷,老翁還未起床。此時,院子裏鋪滿了霜,葉子變成了紅色。這裏通過“霜葉滿階紅”的景象,強調了深秋的氣息。
整首詩歌通過描繪老翁在秋雨夜眠的場景,展現了老翁安閑、平和的生活態度,以及深秋時節的氣氛。詩中以細致入微的筆觸,勾勒出壹幅寧靜、溫馨的畫面,讓人感受到老翁內心的寧靜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