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在中國詩歌中體現情景交融的方法

在中國詩歌中體現情景交融的方法

作詩無非情景二字的安排,在心為情,有判斷、有議論、有抒情;在目為景,山川舟橋、花鳥風月等。

王國維說作詩有造境有寫境,寫景也有虛有實, 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未必是柳宗元眼中所見,詩人虛構之境是造境;“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詩人眼中所見,是寫境。

詩人抒情寫景的組合也有各種不同手法,例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又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每壹句都情景交融,緣情而寫景;“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由景而生情。

詩幾乎都是情景交融,老街這裏說的,是以分析句子的情或景而不是指特指整首詩。下面按照自己的學習體會,說壹說詩詞中情與景的不同表現手法。

壹、分開寫的情和景

1、壹情壹景

詩詞中常見的是壹部分寫景、壹部分寫情,例如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還。”上句寫景,下句寫情。

絕句中常見壹半是景,另壹半是情。也有結構特殊的,例如唐·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第壹句和第四句是景,中間二句是抒情: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裏壹孤舟。

老街自己寫過壹首《春思》,前三句是景,後壹句抒情:

階前春草半青黃,樓外春風桃李香。落盡梅花笛聲遠, 獨憐江水似愁長。

七律中間二聯多見壹情壹景,例如秋興八首其三,第二聯寫景:“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第三聯寫情:”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2、都寫景

剛才說過,七律中間二聯壹般壹情壹景,但是有二聯都寫景的。《秋興八首》第七首,第二聯和第三聯都寫景: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菇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壹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