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是:《楚辭》。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相傳是屈原創作的壹種新詩體。《楚辭》在詩壇開創了壹種文學傳統,即今人視為“浪漫主義”詩風的壹派都無壹例外受其啟發,從中汲取精神與藝術的滋養。《楚辭》也是中國第壹部有作者的詩集。由屈原及後學所作,至漢代劉向編輯成書。
屈原正直,忠貞不屈,不為故俗所囿的品格都使他成為後世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和典範。《楚辭》運用楚地的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楚辭》文學貢獻
1、騷體
騷體文學包括楚歌和楚賦。劉邦《大風歌》、漢武《秋風辭》等帝王作品,以至整個兩漢魏晉騷體都是《楚辭》的繼承者。唐崇詩,文壇中心在詩,但韓愈、柳宗元、皮日休三家為代表的騷體作家,在中晚唐復興。宋至清,據姜亮夫《楚辭書目五種》第三部《紹騷偶錄》,這壹時期作騷體作品有50人,約110題,***計作品300余篇。這些,都是直接起源於《楚辭》。
2、賦體
賦體文學出於“楚辭”。這裏的“楚辭”指屈原開創的文學形式,包括《楚辭》之前的就流行於世、有可能未進入《楚辭》的楚辭體作品。賦體的形成前人有多說,從大的方面上講,它與《詩經》傳統、戰國諸子文風、縱橫家排比論辯的氣勢不無關系,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淵源則是“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