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如何更大力度精準扶貧?

如何更大力度精準扶貧?

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他就切實落實領導責任、精準扶貧、切實增強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

扶貧方式由“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只有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願,才能避免“炫耀”,找到脫貧致富的“金點子”。

1年最多吃3頓飯;家裏連嚴格意義上的“墻”都沒有;所謂“門”,就是竹棍做的“板”;許多學齡兒童不能上學...最近通過媒體報道,中西部壹些貧困角落讓人心情沈重。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7017萬人,其中河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六省貧困人口超過500萬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口摘掉了貧困帽子,“中國式扶貧”道路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與過去相比,貧困已經大大減少,但現在我們面對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隨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節點的臨近,脫貧攻堅進入沖刺期,確保到2020年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可以說形勢緊迫,形勢不等人。日前,總書記專門召開座談會,對加大力度推進扶貧開發提出“四個切實”要求,特別強調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這為接下來的脫貧攻堅戰做出了部署,發出了動員令。

任務越艱巨,越要註意科學施策,有效應對。精準扶貧是扶貧工作科學性的體現。精準是扶貧開發的關鍵,精準是成功的關鍵。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駐村派人(第壹書記)精準、扶貧成果精準。座談會上,總書記提出的“六個精準”,揭示了精準扶貧的豐富內涵,非常切合實際。

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前提。要想扶貧到村到戶,首先要知道哪個村窮,哪個戶窮,摸清底數,建檔立卡,這被稱為精準扶貧的“第壹戰”。據介紹,2014年,12.8萬個貧困村、8800多萬貧困人口被認定並錄入扶貧業務管理系統。信息化和動態管理為精準扶貧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給錢給物只能解決壹時的困難,合理安排扶貧項目和資金,恢復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才能斷窮根,挖掘富民資源。窮人的貧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讀不起書,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沒有工作,有的缺乏啟動資金,不能“抓眉毛胡子壹把抓”,只能“壹把鑰匙開壹把鎖”。

從各地的實踐來看,在深入了解當地情況的基礎上,搞對癥下藥,針對性治療,往往是有效的。而被洪水淹沒的地方,壹刀切往往適得其反。有些地方對市場形勢不太清楚,沒有把握好地方特色。通過行政力量,壹哄而起的養兔熱、種植熱,結果在市場上跌跌撞撞。人民不僅沒有富裕起來,而且還進行了大量投資來打擊水漂。可見,只有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意願,才能避免“炫耀”,找到脫貧致富的“金點子”。

精準扶貧關鍵在人,貧困群眾需要自力更生,各級幹部的引導作用也很重要。在壹些地方,扶貧工作之所以總是“千篇壹律”,與壹些幹部熱衷於大項目、大吵大鬧、撒胡椒面,卻找不到“窮根”的做法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說,扶貧方式由“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呼喚理念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創新,呼喚壹支能沈下心來、埋頭苦幹的扶貧幹部隊伍。特別是作為政策最後壹公裏的基層組織,要選對人,用對人,讓懂農村、懂經營、有公益的人,為村民脫貧帶路。

眾人拾柴火焰高。在五年多的時間裏,讓幾千萬人擺脫貧困,這個艱巨的工程,需要全社會團結起來才能完成。我國將每年的65438+10月17定為“扶貧日”,很多人將“1017”諧音為“邀請妳加入我們”,以此動員社會力量盡可能廣泛地投入扶貧工作。目前,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種力量相互支撐,拓展了扶貧新格局。從各方“單打獨鬥”到整合資源的“揮拳出擊”,這也是精準扶貧思想的重要體現。我們期待沿著精準扶貧的道路,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確保貧困人口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