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浦東歌謠!

求浦東歌謠!

開發開放以來的浦東,不僅經濟建設令世人矚目,文學事業也呈現出壹派“繁花漸欲迷人眼”的喜人景象。作為群文領域“領頭羊”的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在這方面傾註了極大的熱情,作出了不小的奉獻。

近幾年來,浦東新區面向全國的文學創作競賽活動可謂此起彼伏,如“梅園杯”微型小說大賽,人們通過文學的窗口折射出人生百態,猶如橄欖般令人回味;“合慶杯”歌詞大賽,通過“祖國在我心中”這壹主題,抒發了華夏兒女的赤子情懷;“川沙杯”故事大賽,那散發著泥土般芳香的精彩故事,讓人們聆聽到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足音;“張江杯”詩歌大賽,在“創新的韻律”中贊美了各行各業創新的風采……而這些有聲有色的文學活動,都是在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的積極策劃與參與下才得以成功舉行的。

在浦東,文學團隊也如繁星般熠熠閃亮。如張江鎮的“江花”文學社、曹路鎮的“故事創作沙龍”、合慶鎮的“文學藝術團”、上鋼街道的“江畔馨風劇社”等等。這些活躍在街鎮的文學團隊的文學活動,堅持數年如壹日,創作出許多深受百姓喜愛的文學作品。他們的破土出苗,茁壯成長,也是離不開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的幫助、料理。

為了集中展示浦東作者的創作成果,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還先後幫助壹批重點作者出版了文學作品專集與組織作品研討會。如張堅的散文集《心浴》、汪愛明的詩歌集《心中的雪》、蔡貢民的散文集《繁星集》、《夏友梅故事集》等。這些作者都是生於斯、長於斯、有著濃濃家鄉情的“浦東之子”,幫助他們出專集,不僅串起了他們多年來的文學成果,為他們總結自己的文學創作經驗,爭取有壹個新的提升與突破的空間,更讓人們從壹個側面了解了過去和現在的浦東。

壹年壹個臺階,壹年壹個進步。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能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出人才、出作品、出隊伍,做大做強了“文化浦東”這塊文化品牌,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新的貢獻,這是與他們中有閔雪生這樣壹位領導分不開的。他是作家的朋友,藝壇的知己。對作家、藝術家的關愛,對群文工作的投入,不僅在新區,而且在上海都是有口皆碑的。閔雪生,這位行政管理與創作業務皆強的資深群文工作者,從走馬上任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主任的那壹天起,就緊緊抓住創作這條文化建設的主線,帶頭與新區的作家、作者交朋友,先後召開大小的文藝創作座談會,給大家講當前的浦東發展形勢,號召大家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多寫反映人民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對於新區重點作者,在創作上更是給予扶持與資助。他還身先士卒,在音樂創作領域摘取了壹個個豐碩的果實。由他作曲的男聲合唱歌曲《我是男子漢》榮獲了“中國人口文化獎”銅獎,並已成為浦東男聲合唱團的保留曲目;男聲獨唱歌曲《永恒的眷戀》壹舉奪得“上海市第四屆陽光·大地歌詠比賽”的優秀歌曲獎;在去年底由浦東新區文明辦、上海音樂家協會主辦的“誌願者征歌”活動中,他和彭正元作曲的《誌願者之歌》又獲得了最高分,榮獲了“優秀歌曲獎”;他精心創作的民樂打擊樂作品《龍騰虎躍賀浦東》,更是融入了他對故土的壹片赤子之情……最近,壹本匯集了他多年心血的論文、音樂作品集《甘苦寸心知》已經出版,它向人們展示了壹位有著30多年資歷的群文工作者在創作道路上腳踏實地走過的每壹步。

領導的重視與表率,為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全體創作人員註入了不斷登攀的底氣。作為人才引進並擔任創作研究室主任的胡永其,不僅積極扶持並鼓勵創作室成員為新區的群眾文化奉獻才智,多年來自己也筆耕不輟,在微型小說、戲劇創作等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他著有微型小說集《含羞草》、《婚禮》、《財富》和戲劇作品集《風雨海棠紅》;大型滬劇《宋慶齡在上海》獲“中國第五屆映山紅戲劇節編劇壹等獎”;小品《水晶心》獲國家文化部“群星獎”和中央文明辦“四進社區展演”金獎;微型小說《陶四指》入選上海市初二語文教材;主編《微型小說佳作欣賞》等10多部叢書;2002年10月受到中央文明辦、文化部表彰;2005年4月榮獲浦東新區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四屆浦東開發建設傑出人才獎”。近幾年來,他先後與友人合作了大型滬劇《趕不走的女婿》、《濱江情緣》、大型滑稽戲《熱土花紅》等,為浦東的開發開放創作了值得稱頌的好戲。以小說創作見長的沈海深,當年,壹部中篇小說《窟窿》榮獲了“安徽省首屆文學獎”。來到浦東後,他曾先後應邀為浦東新區多部電視片、大型展覽撰文賦辭,贏得了各界的好評。最近,他正以浦東歷史人物為題材,潛心創作壹部大型電視劇。黃玉燕,這位對歌詞、詩歌情有獨鐘的女性,以飽滿的激情、獨到的角度創作了多首獲得行家好評的歌詞與詩歌。朗誦詩《我自豪,我是中國人》曾作為中央三臺“全國第四屆推廣普通話音樂詩歌朗誦會”的開場詩;長詩《永恒的長堤》、《妳可回來了,澳門》刊於《文匯報》“筆會”;交響敘事詩《開天辟地》作為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參加“上海之春”的比賽曲目;歌曲《哦,我的長城》在“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作為上海專業選手的參賽曲目,並入選《中國當代藝術歌曲選集》;《新世紀序曲》、《永恒的眷戀》、《世博家園》、《心香》等多首歌詞獲得專家好評,並摘取了上海市諸項大賽的桂冠。說起浦東的小品創作,人們總會把目光投向壹位身材纖秀的女性,她叫徐英。2005年,由徐英創作的小品《鴨蛋》經過層層評選,進入了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全國小品總決賽,獲“優秀作品獎”。這對浦東來說,是壹個零的突破。她創作的小品《帽子》曾榮獲“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故事《公雞會下蛋嗎》曾榮獲文化部“群星獎”金獎。她還應邀參加上海電視臺電視室內劇《新上海屋檐下》的創作,並參與了《熱土花紅》的創作。這四位同誌根據自己多年來的創作成果分別已出版了微型小說集、小說集、詩詞集、小品故事集。

說到浦東的文學創作,還得介紹壹下創作研究室兩位已退休的同誌,他們就是徐維新和鐘逸銘。徐維新曾是上海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也是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對文學創作頗為鐘情,培養了眾多浦東業余作者,他和友人創作的大型滑稽戲《正宗自家人》、電影文學劇本《性命交關》等曾產生了較大影響。鐘逸銘,擅長電視劇創作,曾創作了當時收視率較高的電視連續劇《瞎子阿炳》,並以浦東為題材,創作了20集電視連續劇《浦東歌謠》等。

浦東,是壹塊歷史文化積澱較為深厚的土壤,改革開放的春風為她帶來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作為這塊土地上的“文學朝聖者”,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的同仁們正以“打造創作精品,鑄造文化品牌”的理念,為浦東這片充滿生機的熱土增添壹抹抹清新的綠意,描繪壹道道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