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七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復習提綱,速度來,要多點!

求七年級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復習提綱,速度來,要多點!

第壹章 有理數

1.1 正數與負數

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negative number)。

與負數具有相反意義,即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positive number)(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1.2 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integer),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fraction)。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rational number)。

通常用壹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number axis)。

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在直線上任取壹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origin)。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opposite number)。(例:2的相反數是-2;0的相反數是0)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absolute value),記作|a|。

壹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壹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數的加減法

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壹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有理數減法法則:減去壹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1.4 有理數的乘除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有理數除法法則:除以壹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壹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mì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power)。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base number),n叫做指數(exponent)。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次冪都是0。

把壹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學計數法。

從壹個數的左邊第壹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壹元壹次方程

2.1 從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壹個未知數(元)x,未知數x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壹元壹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solution)。

等式的性質:

1.等式兩邊加(或減)同壹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等式兩邊乘同壹個數,或除以同壹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 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壹元壹次方程的討論(1)

把等式壹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壹邊,叫做移項。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 多姿多彩的圖形

幾何體也簡稱體(solid)。包圍著體的是面(surface)。

3.2 直線、射線、線段

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做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

3.3 角的度量

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4 角的比較與運算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度(直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余角(compi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壹個角是另壹個角的余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度(平角),就說這兩個叫互為補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每壹個角是另壹個角的補角。

等角(同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對頂角(vertical angles)相等。

過壹點有且只有壹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perpendicular)。

連接直線外壹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5.2 平行線

經過直線外壹點,有且只有壹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parallel)。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麽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麽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麽兩直線平行。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麽兩直線平行。

5.3 平行線的性質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判斷壹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proposition)。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 平面直角坐標系

含有兩個數的詞來表示壹個確定的位置,其中兩個數各自表示不同的含義,我們把這種有順序的兩個數a和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ordered pair)。

第七章 三角形

7.1 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三角形(triangle)具有穩定性。

7.2 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三角形的壹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壹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壹個內角

7.3 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n邊形內角和等於:(n-2)?180度

多邊形(polygon)的外角和等於360度。

第八章 二元壹次方程組

8.1 二元壹次方程組

方程中含有兩個未知數(x和y),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像這樣的方程叫做二元壹次方程(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

把兩個二元壹次方程合在壹起,就組成了壹個二元壹次方程組(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of two unknowns)。

使二元壹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壹次方程的解。

二元壹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解,叫做二元壹次方程組的解。

8.2 消元

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壹解決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 不等式

用小於號或大於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範圍,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解集(solution set)。

含有壹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壹元壹次不等式(linear inequality of one unknown)。

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壹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壹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壹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差小於第三邊。

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9.3 壹元壹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壹元壹次不等式合在起來,就組成了壹個壹元壹次不等式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第十章 實數

10.1 平方根

如果壹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麽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rithmetic square root),2是根指數。

a的算術平方根讀作“根號a”,a叫做被開方數(radicand)。

0的算術平方根是0。

如果壹個數的平方等於a,那麽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square root) 。

求壹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extraction of square root)。

10.2 立方根

如果壹個數的立方等於a,那麽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cube root)。

求壹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extraction of cube root)。

10.3 實數

無限不循環小數又叫做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real number)。

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提綱

二、課文理解(將重點地方畫上橫線,便於鞏固):

1、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生活的描寫和感受,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仿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落了”壹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另壹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語帶雙關。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本文有兩條線索貫穿全文,壹是關於爸爸愛花、對花兒的描寫貫穿始末,另壹條線索就是畢業典禮,圍繞畢業典禮這壹中心事件,作者采用插敘手法,表現爸爸對女兒的關懷。這兩條線索,前者是主線,後者是副線,後者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

3、《醜小鴨》是壹篇帶有自傳色彩的童話。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話大師。他的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醜小鴨》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基礎,采用童話這壹靈活的藝術形式,塑造了壹只“醜小鴨”的形象:壹只又大又醜的小鴨子,壹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後,他終於變成了壹只美麗的天鵝。從文中可以看出,醜小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美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他啟示人們: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以醜小鴨的遭遇和奮爭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

4、《假如生活欺騙了妳》選自《普希金詩集》。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勸說的口吻直抒胸臆,闡明了壹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妳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關於忍耐,壹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這首詩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詩句清新流暢,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課文《假如……》是他在鄰居女兒的紀念冊上題下這首詩。

《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了壹個面臨選擇的人物。描繪了他選擇時的心態,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壹條路,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應獨立思考,自主選擇。這首詩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羅斯特,美國詩人,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因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詩歌交替的壹個時期,也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著名詩集有《山間》《新罕布什爾》等。

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文章以“傷”為題眼,意在表明對方仲永的“哀傷、嘆惜”之情。方仲永從5歲到20歲之間,他的才能每況愈下,告訴人們:後天的教育和努力學習是天才成長的關鍵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

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而寫的組詩。在選文中,詩人以時代的歌手出現,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身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並且要以它為榜樣,像它壹樣偉大堅強。這首詩具有直白、豪邁的風格。

7、小說《最後壹課》是法國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寫的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占領以後,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文章以壹個淘氣調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為主人公,並以他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壹形象,通過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及心理變化,間接地寫出了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情。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作者是李大釗,他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是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課文圍繞著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之間的關系,以長江大河,旅途征人作比,闡述了艱難的國運壹定要有雄健的國民這壹道理,鼓勵國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曲調”,迎接崎嶇與險阻。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遼寧昌圖人,現代作家。這是壹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沈的愛國熱情。從文章來看,標題的要點應在於“誓言”。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烈地發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願付出壹切。我必須看見壹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墳前。”因此,本文是“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

10、《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壹首樂府民歌。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她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序,采用比興的手法,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壹個巾幗英雄的形象。這首詩與《孔雀東南飛》壹起,被譽為樂府民歌的 “雙璧”。

11、《鄧稼先》是壹篇回憶性散文,作者是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作者采用“橫式結構法”,巧立主題式的小標題,運用“板塊”並列結構將看似形式散的內容組合在壹起,表現壹個主題: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孕育了鄧稼先,鄧稼先這類傑出人物又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之林。鄧稼先是我國研制和發展核武器的重要技術領導人,為我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兩彈’元勛”,是“兩彈壹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兩彈壹星”指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

12、《聞壹多先生的說和做》以“說和做”總領全文,前半部分重點寫聞壹多先生是“卓越的學者”,後半部分重點與聞壹多是“大勇的革命誌士”,文章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記敘了離壹多先生說和做的事跡,表現了聞壹多先生說做統壹、表裏如壹的高尚人格。本文的作者臧克家,著名詩人,以壹篇《老馬》成名,第壹本詩集《烙印》,並因《老馬》的流傳被譽為“農民詩人。”

13、《音樂巨人貝多芬》按照訪問的順序,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貝多芬這要壹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貝多芬,德國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園交響曲》《命運交響曲》。本文的作者何為。

14、《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以時間為序,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的描寫,著重刻畫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作者莫泊桑,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羊脂球》等。

15、《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由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纂。《資治通鑒》是壹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1362年間的史事。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並與之“結友”的佳話。點明學習對健全人格的作用。

16、《社戲》以“我”到趙莊看戲為線索,先略寫在平橋村的快樂生活,再詳寫到趙莊看戲的全過程,表現了農村人的善良,反映了“我”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選自魯迅的小說集《吶喊》。

17、《安塞腰鼓》是壹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全文以“好壹個安塞腰鼓”為線索,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三個階段展開描寫。不僅表現了安塞腰鼓這種民間藝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特點,而且反映了陜北人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作者劉成章。

18、《竹影》的作者是現代畫家、散文家豐子愷。全文以“竹影”為線索,以幾個少年充滿童真童趣描描畫畫的遊戲,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說明藝術並非高不可攀,關鍵是要培養在生活中感受藝術的能力。

19、《觀舞記》由正題與副題組成。正題點明中心話題——觀舞,副題充滿感情,是對正題的具體化說明。文章先從壹個觀賞者的角度寫自己對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總的印象,然後具體描寫他們的舞蹈,最後寫出觀感。文章運用比、排比等手法形象地表現了卡拉瑪姐妹精妙地舞蹈。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現代作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

20、《口技》作者林嗣環。本文以時間先後為序,先寫壹家人由睡而醒,再寫壹家人由醒復睡,接著寫壹場大火災突然而至,再從賓客的神態、動作等方面烘托,從正面和側面表現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表演技藝。文章選自《虞初新誌》,這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21、《偉大的悲劇》作者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體現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作方面。本文是壹篇傳記,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壹行五人筋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後壹個個悲壯地死去。課文頌揚的是壹種人類勇於探險的精神、為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22、《荒島余生》節選自《魯濱孫漂流記》,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課文所選部分主要寫了魯濱孫被陷荒島之初那種絕望而又盡力尋求希望的矛盾心情。從生存問題、物質問題和精神問題這三個方面表現了魯濱孫遇到的困難後意誌極為堅強、生存信念十分執著,而且務實肯幹,勤於創造的品質。

23、《登上地球之巔》作者為郭超人。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全文以四名隊員克服重重困難攀登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的經過為線索,以時間先後為序,著意描寫登山隊員在登山中面臨的三大困難:寒冷、黑夜和缺氧。表現了這些困難在嚴峻的考驗面前堅強的意誌和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是靠意誌、毅力、團結合作和犧牲精神來克服三大困難的。

24、《真正的英雄》是壹篇聲情並茂的悼詞,演講者是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從感情脈絡來看,全文可以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前部分主要抒發了悲痛心情,後半部分則主要表達化悲痛為力量。文章用“真正的”強調“英雄”,表達了對這次罹難者英雄行為的肯定。文章以此為題,是對七名宇航員偉大行為的贊頌。

25、《誇父逐日》選自《三海經》,是我國最早的神話之壹。在這篇神話中,巨人誇父敢於與太陽競跑,最後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為桃林。這個奇妙的神話表現了誇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人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強烈願望和頑強意誌。後來,人們常用“誇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誌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有時也用“誇父逐日”來比喻不自量力,但這是從消極方面理解這個神話。《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舊說是周朝列禦寇作的,但不可靠。這篇短文寫兩個小孩兒對太陽在早上和中午時離地球上人的遠近有不同的看法,爭執不下,連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斷,以此說明人們懂得的東西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既使是博學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這篇短文還反是映了古人為認識自然、探索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26、《珍珠鳥》是當代作家馮驥才的作品,文章通過寫我與珍珠鳥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系變化過程,將自己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融註在對珍珠鳥的描寫之中。最後壹句點明中心。

27、《斑羚飛渡》選自《和烏鴉做鄰居》,作者沈石溪。文章描寫的是壹群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為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用犧牲壹半挽救另壹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表現了斑羚在危難之中的智慧、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

28、《華南虎》寫於“十年動亂”期間,作者牛漢,當代詩人。這首詩以參觀動物園的老虎的過程為順序,以寫實和猜測的筆法,寫了有著不屈的生命、執著靈魂的華南虎的形象。表現了華南虎維護尊嚴、向往自由、蔑視世俗、威武不屈、勇於抗爭的個性。

29、《馬》是壹篇科學小品,作者是法國博物學家、作家布封,他曾用40年時間寫成36巨冊的《自然史》。本文用文學的筆調,采用對比的寫法,描繪了馬在兩種生存狀態下的不同形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使用”的馬的深刻同情。

30、《狼》選自《聊齋誌異》,是清朝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是他的書屋名稱,“誌”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本文以狼為主線,通過寫屠戶與狼相鬥的故事,著力表現狼的狡猾,最後壹段議論點明主旨:狼無論多麽狡詐陰險,最終還是要初機智勇敢的人戰勝。

三、文言學習:

(壹)、詞義(每個詞的意思都要理解):

1、實詞

未嘗 異焉 收族 自是 立就 稍稍 賓客其父 乞之 日扳 隸耕 環謁 不能稱

自為其名 泯然 通悟 彼其 奇之 賢於 父利 當戶 惟聞 何所憶 市鞍馬 戎機 策勛 百千強 出郭 扶將 帖花黃 火伴 當塗 見往事 即更 非復 見事 會賓客 廳事 施屏障 少頃 但聞 滿坐 囈語 既而 婦撫 壹時 未幾 少舒 中間 曳屋 雖有百手 期內名其壹處 奮袖 兩股 幾欲 逐走 入日 辯鬥 去人

探湯 滄滄 綴行 如故 大窘 苫蔽 徑去 變詐 假寐

2、虛詞

父利其然(代詞,這樣)也 泯然(……的樣子)眾人矣(語氣詞)

養父母、收族為(作為)意 卒之(助詞,無意義)為(成為)眾人

傳壹鄉秀才觀之(代詞,指詩) 問女何(什麽)所思

見往事耳聞(罷了) 蒙乃(於是,就)始就學

婦拍而(連詞,表並列,相當“又”)嗚之 此不為(是)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孰為(認為)汝多知乎 其(其中)壹犬坐於前

投以(把,介詞)骨 蓋(原來)以(用)誘敵

意將隧入以(連詞,表目的,相當“來)攻其後也

(二)、翻譯:

1、 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譯:別人漸漸地請他父親去作客,有人花錢求仲永題詩。

2、 卒之為眾人。譯:最終他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後天所受的教育沒有達到。

3、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譯:從此別人指定事物讓他作詩,他能夠馬上完成,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看的地方。

4、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譯:他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帶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

5、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譯: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壹人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6、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譯:雄雌兩兔壹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7、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譯:與有誌之士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重新認識他。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譯:妳現在手握重權處理大事了,不可不學習。

8、不能指其壹端。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壹種聲音。

9、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譯:在這時,賓客沒有不(被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的,(他們)揚起袖子,露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逃跑。

10、中間力拉崩倒之聲。譯:其中夾雜著劈裏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

11、河、渭不足。譯:黃河和渭水的水不夠。

12、棄其杖,化為鄧林。譯:(最後)棄掉自己的手杖,化作壹片桃林。

13、孰為汝多知乎?譯:誰說妳見多識廣呢?

1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譯: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