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哪裏出產的蘆筍最好?

哪裏出產的蘆筍最好?

蘆筍是廣東省出產的最好的。

蘆筍是天門冬科植物蘆筍的幼苗,蔬菜可以食用。

蘆筍,壹種直立草本植物,高度可達1米。

蘆筍是壹種根深蒂固的植物。大部分根群分布在1 ~ 2m範圍內,最大長度3m,根的橫向分布半徑90 ~ 120cm,最大長度1.5 ~ 1.9m,吸收能力強。

3.蘆筍的根系特點:蘆筍莖分為地下莖和地上莖,各有不同的功能。蘆筍是須根系,由肉質貯藏根和纖維狀吸收根組成。肉質貯藏根發生於地下根莖節,大部分分布在離地表30 cm的土層中,壽命較長。只要生長點不被破壞,每年都能不斷向前延伸,壹般可達2米左右,起到固定植物,從貯藏莖葉中吸收養分的作用。

毛狀吸收根發生在肉質貯藏根上。毛發狀的吸收根壽命較短,在高溫、幹旱、土壤鹽漬化或酸堿不適、水分過多、空氣不足等不利條件下會隨時萎縮。蘆筍根群發達,水平可達3米左右,入土可達2米左右。但大多數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耕層。

蘆筍嫩莖是產品器官,嫩莖的數量和質量取決於鱗芽的數量和發育。鱗片芽的數量和質量取決於地下莖的發育狀態,鱗片芽的發育生長和嫩莖的形成取決於肉質根積累的養分。但是,肉質根中儲存的養分量取決於去年地上枝葉的生長時間和茂盛程度。可見,蘆筍栽培的關鍵在於培育茂盛的植株,創造良好的土壤和養分條件,促進根群的良好生長,積累豐富的養分,保證鱗芽的健壯生長。

蘆筍莖分為地下根莖、鱗芽和地上莖。地下根莖是水平生長的短而畸形的莖。分枝密集時,新枝向上生長,使根盤上升。肉質貯藏根附著在根莖上。根莖有許多節,節上的芽被鱗片包裹,故稱鱗芽。根莖頂端的鱗芽叢生形成壹群鱗芽,這些鱗芽萌發形成鱗莖產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莖為肉質莖,其嫩莖為產品。

蘆筍的粗細因年齡、品種、性別、氣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條件而異。壹般幼株或老株的莖比成株細,雄株比雌株細。氣溫高,肥水不足,植物弱。不栽培不抽的莖更細。地上莖的高度壹般在1.5 ~ 2米之間,高度可達2米以上。多數雌株比雄株高,但莖數少,產量低。雄株比較矮,但是莖多,產量高。

地下莖的發育和特點:地下莖發生在根和莖的連接處,在土壤中水平延伸。生長速度極慢(每年3 ~ 5cm),成為極短的畸形莖。節間很短,每個節間都有鱗片狀的異常葉和芽。地下莖頂端的芽密集叢生,稱為鱗芽群。這些鱗片芽萌發成地上莖,是產量構成的基本因素。

地上莖的形成:由種子萌發或鱗片芽發育產生。地上莖由鱗芽萌發,蘆筍幼嫩時采收。如果讓它自然生長,它將成為壹種高大的地上植物。主莖和分枝都含有葉綠素,可用於光合作用。

蘆筍葉可分為真葉和假葉。真葉是壹種退化葉,附著在地上莖的節上,有三角膜狀鱗片。假葉是壹種畸形分枝,叢生,呈針狀。

蘆筍雌雄異株,蟲媒花,小,鐘形,每個有6個萼片和6個花瓣。每1至4朵花腋生,黃綠相間;花梗長8 ~ 14mm,關節位於上部或中部附近;雄花:花被長5至6毫米;花絲著生於中部以下的花被片;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毫米。漿果直徑7至8毫米,成熟時紅色,有2至3粒種子。花期5-6月,果期9-65438+10月。

主要價值

蘆筍富含維生素B、維生素A、葉酸、硒、鐵、錳、鋅等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

蘆筍的硒含量高於普通蔬菜,接近富硒蘑菇,甚至可與海洋魚蝦相媲美。從白竹筍和綠竹筍中氨基酸和鋅、銅、鐵、錳、硒元素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除天冬氨酸外,綠竹筍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都高於白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