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原文欣賞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壹件事情都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妳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有壹年的春天裏,我因病被迫在家裏休息數周。我註視著我的女兒們所養的蠶結著繭子,這使我感興趣。望著這些蠶執著地、勤奮地工作著,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像它們壹樣,我總是耐心地集中在壹個目標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壹般。 近五十年來,我致力於科學的研究,而研究,就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在那整個時期中,我丈夫和我專心致誌地,像在夢幻之中壹般,艱辛地坐在簡陋的書房裏研究,後來,我們就在那兒發現了鐳。 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幹擾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當皮埃爾居裏和我考慮應否在我們的發現上取得經濟利益時,我們都認為不能違反我們的純粹研究觀念。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也就拋棄了壹筆財富。我堅信我們是對的。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大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了事業的強烈的吸引,使他們沒有閑暇,也無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我的唯壹奢望,是在壹個自由國家中以壹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沒有視這種利益為理所當然的,因為我在24歲以前,我壹直居住在被占領和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在法國得到自由的代價。 我並非生來就是壹個性情溫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許多像我壹樣敏感的人,甚至受壹言半語的呵責,便會過分懊惱,因而我盡量克制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的溫和沈靜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淺。當他猝然長逝後,我便學會了逆來順受。我年紀漸老,我愈會欣賞生活中的種種瑣事,如栽花、植樹、建築,對詩歌朗誦和眺望星辰也有壹點興趣。 我壹直沈醉於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壹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壹個技術人員,而且是壹個小孩兒,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於神話故事壹般。這種科學的魅力,就是使我終生能夠在實驗室裏埋頭工作的主要原因。
編輯本段文章理解
壹、整體把握 要想整體把握本文內容,需要用壹番梳理的功夫,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宗旨、環境和工作,每壹方面若幹內容也要力求條理化。經過梳理,就可以融會貫通,全面地把握了。 (壹)科學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討真理,而不是“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居裏夫人把自己的科學事業稱為“純粹研究”,是純粹為著探討真理而研究的,絲毫不存名利之想。鐳的發現,本可以獲得壹筆巨大的財富,然而居裏夫婦淡然處之,連申請專利的熱情也沒有。 科學可以發現世界的優美,科學本身具有偉大的美。這種美,具有無窮的魅力,使人興趣盎然,好像壹個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夢幻中壹般”,又“好像迷醉於神話故事壹般”。這種興趣使人樂此不疲。 (二)科學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寧靜,需要時間。 1.科學研究需要自由。 居裏夫人說她的“惟壹奢望是在壹個自由國家中,以壹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自由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鐵蹄下,在專制主義的幹預下,是無法順利進行研究工作的。 2.科學研究需要安靜。 為了安靜,就要避免人事糾紛,所以居裏夫人甘願逆來順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溫和沈靜,受了刺激也不懊惱。為了安靜,她淡泊名利,與世無爭。 3.科學研究需要時間。 為了贏得時間,居裏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簡單,甘願清苦,盡量減少家務。為了贏得時間,她甘於寂寞,即使青春時代,也不圖青春的歡樂,壹個人專心致力於求學。 (三)科學研究需要獻身精神。 1.目標要始終如壹: 居裏夫人50年攻關,鍥而不舍,執著地探索,終於發現了鐳; 2.要有信心: 相信我們對每壹件事情都具有天賦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暫時的失敗,信心給人失敗了再幹的勇氣; 3.要堅韌不拔; 工作條件再艱苦也不能動搖自己的意誌,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動搖自己的信心; 4.要勤奮努力: 居裏夫人致力科學研究近五十年,專心致誌,勤奮工作,持之以恒,終於取得偉大成就. 二、問題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繭壹般。” “某種力量”指什麽力量? 居裏夫人所以沒有明確地說出來,大概是因為這種力量是難以明確表述的。這種力量是壹種復合的因素。第1段裏說,“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完成的決心,是壹種因素。第3段裏說,“研究,就是對真理的探討”,對真理的渴求,是壹種因素。篇末說,“這種魅力,就是使我能夠終生在實驗室裏埋頭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學魅力的吸引,是壹種因素。居裏夫人從事科學研究,圖的不是名利,是有崇高的使命感的,科學事業是造福人類的事業,這種使命感,肯定也是壹種因素。 2.“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著求學的歲月”,為什麽“孤獨”也是壹種美好快樂的記憶? 這裏所說的“孤獨”,恐怕翻譯得並不恰當。何為孤獨?單身壹人,需要交流感情而無從交流才會感覺孤獨。獨處壹室,靜靜地讀書,是沒有孤獨感的。而居裏夫人這裏的意思是,她潛心學業,總是遠離歡樂喧鬧的人群,壹個人靜心讀書,大學階段讀了許多書,大有收獲,回憶起來,覺得沒有虛度年華,這樣的大學生活美好快樂。 3.居裏夫人所說的“講究現實的人”與“夢想家”是什麽意思? 應該根據語境來理解。“講究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這是完全應該的,所以居裏夫人也是肯定的。講究現實,是通過工作取得物質利益,因為生活畢竟需要金錢,獲得很多的報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夢想家”則是為研究而研究,為工作而工作,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質利益的觀念,正像居裏夫人自己說的,“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4.“我壹直沈醉於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是什麽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優美”,說的不是景色的優美。自然科學是研究物質世界的,是揭示物質世界的規律,探索物質世界的奧秘。認識了規律,發現了奧秘,就會覺得這世界真奇妙。優美是指物質運動規律以及物質內部結構。學了物理,學了化學,就會感覺世界的優美。科學越發展,世界越是展現它的優美,所以說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 5. 居裏夫人少女時期在巴黎求學是既快樂又孤獨的,妳如何理解? 這裏所說的“快樂”和“孤獨”並不矛盾。因為她潛心學業,遠離歡樂喧鬧的人群,獨自壹人靜心讀書,大有收獲,現在回憶起來,覺得沒有虛度年華,為這樣“孤獨”的大學生活而感到美好。 結構圖: 宗旨:探討真理 ,不圖錢財,沈醉科學。 我的信念:環境:保持安靜,追求自由、珍惜時間。 總結:獻身科學 投入科學 工作:目標始終如壹、要有信心、堅持不懈、堅韌不拔、勤奮努力。
編輯本段練習說明
壹 朗讀全文,把握文意,然後回答下邊的問題。 1.作者認為“人類也需要夢想家”,“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麽?從哪壹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這樣的“夢想家”?對此妳有什麽感想? 2.為什麽作者說,科學家也應當是“壹個小孩兒”?這反映作者怎樣的心態? 本題抓取兩個特別精辟的句子,探究作者的人格和心靈。 1. “夢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獻身事業,全身心投入事業,事業就是壹切,根本不考慮物質利益。從居裏夫人放棄專利,可以看出她就是這樣的“夢想家”。(感想可以自由談) 2.因為科學本身具有偉大的美,魅力無窮,這種美,這種魅力,有如神話故事壹般,在這樣美妙的科學世界面前,科學家就好像迷醉於神話故事的小孩兒壹樣。這反映作者在科學研究中如癡如醉的心態。 二 課文中有些話可以視為格言或警句,選壹些抄在筆記本上,寫上壹點體會更好。 本題是學做讀書筆記。當然讀書筆記不限於摘抄,但是摘抄,寫體會,是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應囑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積累多了,還應分類整理。 三 課外閱讀艾芙·居裏的《居裏夫人傳》,並搜集與居裏夫人壹樣偉大的科學家的資料,經過梳理後,存入自己的學習材料庫。 本題是對課外閱讀的要求。先要讓學生準備好書,如果不能做到人手壹冊,也應該有幾本,輪流閱讀。
編輯本段教學建議
壹、要引導學生學習梳理 經過梳理,井然有序,才便於掌握。梳理要從不同層面進行,要分析歸納第壹層面有幾個方面,第二層面有幾點,還要考慮怎樣排列才有條理。學會梳理,就學會了處理信息的壹種重要方法。 二、要特別把握“獻身”二字 獻身精神,是全文核心,是居裏夫人思想品質的根本,把握了這壹點,才能融會貫通。 三、由於翻譯關系造成的疑難,不必深究 此文總的說還不錯,所以選入課文,並作為精讀課文,但是譯文難稱完美。由於翻譯關系,幾處地方不好理解。例如“我估量過法國自由的代價”,說“代價”,只能理解為法國為贏得自由而付出的代價,這跟上文就很難連接。又如“我從沒有把這種權益視為理所當然”,這“理所當然”四字也有點別扭,從上下文看,這裏的意思似乎應該是“我從沒有把這種權益視為不成問題的問題”。這類疑難深究起來既費時間又無益處,因為課文是譯文,是翻譯問題。 四、黑板上可以張掛居裏夫人畫像,或播放有關影帶和課件 讓學生面對居裏夫人,閱讀居裏夫人,可以營造壹種課堂氣氛,有利於熏陶感染。 五、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1.閱讀是搜集和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而梳理是處理信息的壹種重要方法。 2.堅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步驟
第壹課時 1.導語。 愛因斯坦在《悼念瑪麗·居裏》壹文中說:“我幸運地同居裏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摯的友誼。我對她的人格的偉大越來越感到欽佩。”“她壹生中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所以能取得,不僅是靠著大膽的直覺,而且也靠著在難以想像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這樣的困難在實驗科學的歷史中是罕見的。”閱讀《我的信念》,就是閱讀居裏夫人的靈魂,可以了解她那偉大的人格來自怎樣偉大的心靈。 2.默讀。 3.借助註釋和詞典,讀壹讀,寫壹寫。 執著 鞭策 盛名 報酬 奢望 蹂躪 呵責 懊惱 沈醉 迷醉 猝然長逝 問心無愧 4.梳理與把握。 梳理的方法,第壹步是概括要點,第二步是分析歸納,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點只要抓住關鍵詞語就行。 引導學生梳理。 5.問題探究。 (1)默讀質疑。 默讀時遇有不大理解的地方打個問號,默讀後提出疑難問題。 (2)研討方式。 四人壹組,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三組代表報告研討紀要,不同意見全班討論,教師小結。 (3)小結質疑與探究的經驗。
6.語言運用。 (1)無論_____________任何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問心無愧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執著地、勤奮地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壹個目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致力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受了壹言半語的呵責____________________。 (7)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獲益匪淺。 (8)_____________沈醉於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中。 (9)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視為理所當然。 (10)______________之所以_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字詞解釋: 執著(zhí zhuó):文中指堅持不懈 鞭策(biān cè):用鞭和策趕馬。比喻督促。 致力(zhì lì):盡力;竭力 盛名(shèng míng):很大的名望 報酬(bào chóu):做壹定的事得到壹定的酬謝。 奢望(shē wàng ):過高的希望 蹂躪(róu lìn):踐踏,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和侵害。 呵責(hē zé):大聲的斥責 懊惱(ào nǎo ):因委屈,愧悔而心裏不自在。後悔。 沈醉(chén zuì ):對壹件事很沈迷 迷醉(mí zuì ):十分沈醉於壹件事 猝然長逝(cù rán cháng shì):突然死亡。猝然,突然 問心無愧( wèn xīn wú kuì ) :比喻做事對得起所有人,心中不感到慚愧。問心,問問自己。 逆來順受( nì lái shùn shòu ):指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禮的待遇采取順從和忍受的態度。 專心致誌(zhuān xīn zhì zhì):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壹心壹意,聚精會神。致,盡,極。誌,意誌 受益匪淺(shòu yì fēi qiǎn):得到很多益處。匪,非,不
讀後感受
1.我讀了《我的信念》這篇文章.因為我知道居裏夫人是壹位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所以當我看到這篇文章時,讀得特別仔細.居裏夫人為了科學的發展而終身在是實驗室裏埋頭工作,這是居裏夫人的高尚品德之壹.我歸納了壹下,文章圍繞居裏夫人的信念寫了兩點. 第壹點是:不求盛名.人們以為給予居裏夫人以盛名,表達了人們對她的尊重,居裏夫人壹定會很樂意.沒想到居裏夫人永遠追求的是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因此她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到人事的幹擾和盛名的拖累,這是值得我學習的.以前在豐都, 第二點是:不為金錢.居裏夫人深信在科學方面她有對事業而不是對金錢的興趣.當她發現第壹克鐳時她的信念讓她不能違背她純粹研究的觀念,因而她沒有申請鐳的專利,拋棄了壹大筆財富.有人說她傻,可她卻堅持她是對的,她認為"誠然,人類需要講究現實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獲得很多的報酬.但是,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事業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這壹點使我更加的欽佩這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文章的最後寫道:"壹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壹個技術人員,而且是壹個小孩兒,好象迷醉於神話故事壹般,迷醉於大自然的景色."我也要"迷醉"我的愛好, 否則將會成為壹盤"大雜燴"——博而不精."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壹件事情都具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當這件事情結束的時候,妳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居裏夫人的這句名言應該成為我的座右銘. “我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幹擾和盛名的拖累。”這是居裏夫人的壹句名言。細細品味,此話看似波瀾不驚,卻寓意深遠。 2. 我們學了《我的信念》這壹課,《我的信念》是居裏夫人所寫的。我們在準備這壹課的時候,查了壹些關於居裏夫人的故事。比如:淡泊名利、教女有方、簡樸生活…… “淡泊名利”是: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壹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17個,卻全不在意。有壹天,她的壹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裏夫人,得到壹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妳怎麽能給孩子玩呢?”居裏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壹事無成。” “教女有方”是: 居裏夫人有兩個女兒。“把握智力發展的年齡優勢”是居裏夫人開發孩子智力的重要“訣竅”。早在女兒不足周歲的時候,居裏夫人就引導孩子進行幼兒智力體操訓練,引導孩子廣泛接觸陌生人,去動物園觀賞動物,讓孩子學遊泳,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孩子稍大壹些,她就教她們做壹種帶藝術色彩的智力體操,教她們唱兒歌、講童話。再大壹些,就讓孩子進行智力訓練,教她們識字、彈琴、搞手工制作等等,還教她們開車、騎馬。 “簡樸生活”是:1895年,居裏夫人和比埃爾·居裏結婚時,新房裏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壹把。比埃爾·居裏覺得椅子太少,建議多添幾把,以免客人來了沒地方坐,居裏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壹點時間搞研究,還是算了吧!” 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時,但她照樣“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壹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難怪有人說居裏夫人壹直到死都“像壹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壹次,壹位美國記者尋訪居裏夫人,他走到村子裏壹座漁家房舍門前,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壹位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的住處,當這位婦女擡起頭時,記者大吃壹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以上是居裏夫人的壹些小故事。 我讀了以後深受啟發:信念是牽著人的繩子,讓人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