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是建安時期的重要詩人之壹,號稱七子之冠冕,其詩在建安詩壇獨樹壹幟,被譽為五言之冠冕。
王粲的詩可以分為兩期三類,呈現出不同的風格前期的五言詩蒼涼悲慨,誌深筆長,前期的四言詩情至語質,文當而整。後期的五言詩莽蒼雄闊,筆勢浩蕩。我們既要重視以《七哀詩》其壹、其二為代表的前期詩作,也應該給以《從軍詩》為代表的後期詩作以充分評價,因為它們分別體現了建安詩風的兩個方面。
《七哀詩》的產生往往是伴隨著戰爭、兵畿,接下來就是朝代的更替,或者是朝廷的衰敗,其作用就如同是攝像機、麥克風和新聞特寫,既有文學性,又有新聞性,從建安七子的王粲,到晉朝的張載,在到唐朝的杜甫,《七哀詩》的形式、內容、水平在壹步步擴大、充實、提高。王粲在歸附曹操幕下之前,遭遇了懷才不遇的瓶頸,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也是表達漢末戰亂,或是抒發流落荊州時的羈旅之情和壯誌難酬的感慨,尤以《七哀詩》為代表。
《從軍詩》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創作的兩首五言古詩,作者壹***創作了五首相同題目的古詩,主要抒發自己為國效力的豪情壯誌和對軍旅 *** 生活的向往之情,但王粲於40歲時英年早逝,終身沒能入伍。
《七哀詩》《七哀詩》的產生往往是伴隨著戰爭、兵畿,接下來就是朝代的更替,或者是朝廷的衰敗,其作用就如同是攝像機、麥克風和新聞特寫,既有文學性,又有新聞性,從建安七子的王粲,到晉朝的張載,在到唐朝的杜甫,《七哀詩》的形式、內容、水平在壹步步擴大、充實、提高。
王粲在歸附曹操幕下之前,遭遇了懷才不遇的瓶頸,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也是表達漢末戰亂,或是抒發流落荊州時的羈旅之情和壯誌難酬的感慨,尤以《七哀詩》為代表。
作者所寫的《七哀詩》首句描寫道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便是記載了東漢末年長安壹片狼藉,李唷⒐汜等人正在作亂,他們大肆燒殺劫掠,百姓遭殃。這兩句屬於寫實,表現了社會的動亂,詩人正是在這種動亂之中離開長安,這裏交代了詩人離開長安的原因。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這句詩說明了詩人並非第壹次被迫遷移,早在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百姓被迫遷移長安,而此時又因長安戰亂,再度搬遷,壹個復字不僅表現了眼前淒楚的情況,而且勾起了悲慘的往事,飽含感慨與悲傷。
詩歌後半部分描寫了詩人離開長安的路途上的所見所聞,悲涼沈痛,真切動人。傷如今百姓顛沛流離,感曾經文景之治明王賢君。
《登樓賦》《登樓賦》是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的作品,表達了作者生逢亂世,長期客居他鄉,將其內心深處的因才能不能得以施展而積郁的思鄉、懷國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憂慮傾註於詩賦之中,作者在抒發對動亂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和平統壹的希望,也傾述了自己渴望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心情。
這首詩賦的創作背景為王粲依附於荊州牧劉表時期。漢獻帝興平元年,董卓部將李喙汜禍亂關中,王粲被迫離開長安,南下投靠劉表。到達荊州後,劉表並不賞識王粲的才能,未能重用他,王粲自此流落襄陽十余年,心情憤懣。建安九年,是王粲來到荊州的第十三個年頭,長期客居他鄉,登上麥城城樓的王粲,縱目四望,萬感交集,於此地寫下這篇歷代傳誦不衰的名作。
《登樓賦》以鋪敘的手法,由登樓極目四望而生憂時傷事之感,將眷戀故鄉、懷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結合起來,詞句之間各有重點,深摯的感情,娓娓道來,感人至深。全篇抒情意味很濃郁,憂字貫穿全篇,風格沈郁悲涼,語言流暢自然,是建安時代抒情小賦的代表性作品。
王粲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作詩靈感與他的博聞強記有很大的關系,《三國誌》中關於王粲擁有沖啊強記憶力的篇幅相當的多,可見王粲過目不忘的才能在當時極為出名。
《三國誌·魏書·王粲傳》中明確地指出王粲生性善於計算,作算術時,可以很簡捷地得出正確答案。那麽精於計算的能力與他作詩寫文有什麽幫助呢?其實善於計算的能力可以說明王粲的思路極為清晰,而且對於字符能夠快速的記憶,這對於撰寫文章而言,是極有幫助的,因此王粲寫文章總是壹揮而就,從來不用修改,時人常常以為他是預先寫好的,但他們盡管反復精心構思,寫出的文章也沒法超過王粲。
另外,《三國誌·魏書·王粲傳》記載的兩件小事,同樣證明了王粲確實是壹個記憶力超強的人。壹日,王粲與友人相伴通行,遇見道路旁豎立著刻有文章的古碑,王粲極富興致,便上前朗誦起來,有人見其對此碑文極有興趣,便打趣道既然喜歡,何不將其記下來。王粲燦然壹笑,隨即轉過身去,背對著石碑,將碑文壹字不差的背誦出來,有人對此極為欽佩。
另壹處記載,王粲看別人下圍棋,有人不小心碰亂了棋子,他說能幫著人家按原來的局勢把棋子重新擺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塊手帕蓋在棋盤上,讓他換個棋盤重擺,結果,連壹道的誤差也沒有。王粲驚人的記憶力便由此傳播開來,為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