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運動主張的是現代主義精神,提倡作詩和時事結合,能反映當代社會或者百姓生活。新樂府運動在當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新樂府運動發生在唐代,是由當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元稹、張籍、李紳等人發起的詩歌革新運動。推崇回歸采詩制度,宣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評論當下時事的原則。讓詩歌的作用是能反映當下的國事政治和民情。強調保持原創新的樂府,詩歌必須緊跟時事。
白居易等人對新樂府提出了標準,用語樸素簡易,容易理解,明確指出社會問題,但反映的事必須有依據,不能信口雌黃,能引起讀者的***鳴。而且語句要流暢通順,符合詩詞聲律,可以融入到音樂中,創造的對象是皇帝、百官、百姓和百物。特點就是要保證原創,主題創新,結合時事而作。其中《新樂府》五十首、《田家詞》、《野老歌》等等都是出自當時的佳作。
新樂府運動因為是反饋當下時事的,自然會影響到壹些人,所以,剛開始,並不是很順利,甚至主要發起人白居易遭到誣陷導致官職被貶,壹度使新樂府運動受到阻礙。但也由於詩人們不畏權貴、堅持不懈宣導推廣,終究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取得了成功。不僅在中國成為了當時的風向標,在嵯峨天皇時代,白居易作的詩甚至影響到了日本,受到日本的效仿和追捧。
每壹場革新的背後,都有無數有心人士的付出和堅持,新樂府運動也壹樣,因為白居易等人主導革新,讓唐朝成為詩歌盛產的年代,至今也是沒有其他朝代可以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