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立春的詩詞,辛棄疾《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賦元夕立春》下闋最近於我的心情:“紅旗鐵馬響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壹枝隨著。”——如今讀得更多,還是覺得這幾句最好。
人日、立春,古時皆以天氣晴明為吉兆。這邊廂,卻是前幾天晴熱,而今早開始冷空氣來臨,多雲陰涼了。雖然戴復古《人日》雲:“人日不陰今見稀”,但到底還是有點掃興。幸好在《隋唐五代社會生活史》中讀到壹段話:“(人日)陰沈沈天氣往往給人不吉利的感受,(但)人日若逢立春,春意盎然,給人以快感。”就是說,兩個日子交疊,多少帶來了壹點好心情。(雖則如前述,喜慶都是從古書上看來的。)
古人詠春,既有氣象壹新之欣喜,更多的卻是年華消逝及思人憶往等等傷嘆。如立春恰在人日的古詩詞,以宋人毛滂《五陵春·正月七日,武都雪霽立春》的結句最佳:“老也探花人。”——只是,無論北方的花發人老,還是南方的花隨人老,都未始不是“造物憫人”:老去情薄,總有幾枝隨著。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
《詩經》裏多次出現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有關雨水的天氣諺語,如“雨水有雨百陰”、“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壹片寶”、“冷雨水、暖驚蟄;暖雨水,冷驚蟄”、“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還有"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
二十四節氣之春分
吹面不寒楊柳風,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千垂下綠絲絳.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風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壹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清娥畫扇中,春樹玉金紅。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
二十四節氣之谷雨
谷雨三朝看牡丹
北方茶農有“谷雨日,谷雨晨,茶三盞,酒三巡”的灑脫醉態.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
春雷壹聲立夏到.
百般紅紫鬥芳菲.
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牧童騎黃牛,短笛橫吹,煙雨斜織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相關圖書有<中國二十四節氣詩詞鑒賞>
作 者:王景科主編 叢編項:無裝幀項:21cm / 454頁出版項:山東友誼出版社 / 1998ISBN號:9787806420751 / 7806420754原書定價:¥28.50主題詞:二十四節氣-詩歌-鑒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