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大家幫我搜集古詩(10首)

大家幫我搜集古詩(10首)

大風歌

劉邦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品評劉邦平定天下後,回到故鄉沛縣,邀請舊日好友壹起飲酒慶祝,喝到醉醺醺的時候,劉邦壹面擊築,壹面唱這首《大風歌》。前兩句詩氣魄豪壯,雄邁飛揚,充分表現出壹代英雄誌得意滿,意氣風以的氣概。後壹句詩表達了劉邦要鞏固他的統治,急須招攬人才的心情,依據史書記載,劉邦唱此歌時,"泣下數行",可見他情緒十分激動。

壹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蓮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漂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詞之妙,前在虛實,後在詞工,上片壹句"雲中誰寄錦書來"甚妙,不然,"玉簟""西樓"俱元所借力。下片"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把相思寫得有模有樣,有動有靜。遍觀古今詞,只有李煜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堪敵;然又不如,剪不斷理還亂的是紛線亂麻,有形而無意,有靜而無動。

《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這首詩以樸素淺進的語言,熱情地贊頌了農村少年兒童熱愛勞動的美好品質。上半首寫"村莊兒女"晝耕夜績的勞動生活,贊揚他們年紀雖輕,卻早已"當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後半首通過細節描繪,把從小熱愛勞動而又天真爛漫的農村兒童形象刻劃了出來,既生動又富有生活情趣。

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壹首有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壹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將進酒

--李白/原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妳同銷萬古愁。

評析:

這是壹首極為豪放的詠酒詩,詩人的狂醉之態與句俱出,幾乎能讓人聞見陣陣酒香。而吟誦數度,傾瀉又會感到有悲壯之氣隱伏其中,狂放之中並不缺乏深沈。

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這首詩是描寫自己對過去情人的癡情迷戀,難以忘懷。即使再美麗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來,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就象經歷過滄海水、巫山雲的人不在以其他地方的水雲為“?”壹樣。如此癡情刻骨的詩句出自曾對貴族小姐始亂終棄的元稹手中,這向我們表明了為人與為文並不是合壹的。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裹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四十歲後就過著壹種亦官亦隱的生活,最初隱居終南別業,後來在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十分優閑,退朝之後,要麽焚香靜坐,要麽念經誦佛,有時也出去走走,遍遊輞川景物,因而養成了壹種清幽閑逸的氣質。以上三首詩〈前兩首出自《輞川集》〉正是這種氣質的自然表現,真如世外仙境,纖塵不染。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大概生活在武則天時代,那時的唐朝,總的來說是朝氣蓬勃的,然"野無遺賢"從來就是假話。陳子昂第二逃命從軍邊塞時,和主將建安王武攸宜意見不和,滿腔熱情和滿腹才華換來的只是無盡的壓抑和孤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陳子昂登上了"古來征戰幾回人"的幽州臺,百感交集,從而唱出了以上的千古絕響。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充滿蓬勃高昂氣勢的戰爭題材的詩歌,要數唐朝前期的邊塞詩了。這些詩氣勢宏偉,樂觀激昂。以上兩首是這些詩中的名作,而尤以後壹首為高,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前壹首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顯示出戰士們誓掃樓蘭的決心,至今讀來,猶有黃沙撲面之感。後壹首起筆不凡,引起人們對秦漢以來邊塞征戰年年,無數將士戰死沙場的無限沈思;因有前兩句,所以後兩句所表達的願望就更加含蓄深沈,耐人反復尋味。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本詩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壹。詩題“錦瑟”,既是取首句開頭兩字為題,又含有以琴瑟喻夫婦之義。首聯嘆華年之易逝,思舊而神傷;頷聯借莊生、望帝故事,寫出生離死別的無窮之悲;頸聯是膾炙人口的名句,既追憶忘婦生前的明眸、美色和悲歡離合之情,又隱寫現在已是可望而不可及、幻滅不可復追之痛;尾聯言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才感到無窮悵恨,即在當時已是令人不勝悵惘,語意沈痛之極。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遊人路上遇雨,想要暫時找壹間酒家休息,就向人請問:何處有賣酒的人家,只見牧童伸手指向那前頭的杏花村。整首詩洋溢著壹片鄉野情趣,給人壹種親切溫馨的感覺。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這首詩是廣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時寫的,是杜詩中寫景佳作。這壹四句皆對,壹句壹景的七言絕句,猶如壹幅絢麗生動的彩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色調淡雅和諧,圖象有動有靜,視角由近及遠,再由遠及近,整個畫面給人以既細膩又開闊的感受。結尾壹句,也隱約流露出詩人當時意欲乘舟東下的打算。

夠了麽,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