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義”壹詞應該是從中國特有的武俠小說裏引申出的壹種精神,壹種類似於“舍己為人”的精神。
相關介紹:
“俠義”從字面意思上便可看出它是壹種抽象的思想表示,並非實物,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熱情、具體的,如劫富濟貧、伸張正義等,這些都包含了“俠義”。“俠義”在小說中也許只是身懷絕技、武功高強的江湖兒女的專利,但在現實社會中也同樣存在這樣的人物。
擴展資料
俠義語出清朝石玉昆所著《三俠五義》第四十三回:是老賊的素日行為過於不堪,故惹得這俠義之人單單的與他過不去,生生兒將他兩個愛妾的性命斷送。《三俠五義》的出現,開創了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的合流。
小說敘寫北宋仁宗年間,包拯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以及眾俠義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書中塑造了壹位鐵面無私、不畏權勢的清官形象,充分地體現了底層人民的願望。
新派武俠小說中,俠義精神有了發展、壯大,不再只是代表了壹個民族、壹個國家,它可以上升到代表了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系,甚至是對全人類。
百度百科-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