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平易又不失雅致,歐陽修的壹生都經歷了些什麽?

平易又不失雅致,歐陽修的壹生都經歷了些什麽?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文學最鼎盛的壹個時代,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都處在這個時期。在?三蘇?的名聲還沒有響起的時候,歐陽修就已經是北宋文學界內的泰鬥級宗師,在推動古人文風的過程中,他身為領導者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少年勤學

歐陽修年幼時父親歐陽觀便早早去世,留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母子二人為了生計只好投奔到歐陽修的叔叔那裏。雖然叔叔歐陽曄是朝廷的七品官員,只是歷來為官廉潔正直,家中也不是十分富裕,請不起家教,公務繁忙又無法親自教導。

所幸歐陽修的母親鄭氏也是大家出身,是壹位知書達理的女子,平常就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再加上歐陽曄時常抽出空來指導歐陽修,總算沒有讓這位文學界內的泰鬥,落到因不識字而隕落的下場,

而歐陽曄為人處世的態度也間接影響到了歐陽修。

書籍在當時算是壹種珍貴的物件,壹般人家也買不起這種東西,歐陽修只能

借書抄誦。讓他母親叔叔沒想到的是,往往書還沒抄完,十歲的歐陽修就能夠誦讀全文。而這些借來的書籍中對歐陽修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唐代詩人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

歐陽修初得此書時便愛不釋手,萬般乞求才借回家中,對其中記錄的詩詞歌賦是越讀越愛。昌黎先生韓愈是唐宋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日後歐陽修推動北宋古文運動這壹行為,和他早年就接觸韓愈作品和思想有著絕對的關系。

科舉鋒芒畢露

歐陽修二十多歲時榮登進士及第,雖然比不上妖孽般的蘇軾、蘇轍兩兄弟,但同其他人相比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記載中說歐陽修十七歲的時候便開始參加科舉,連著兩次都沒名落孫山,直到第三次參加國子監的解試時才壹鳴驚人,獲得第壹名成為解元。

第二年時參加禮部舉辦的省試時,歐陽修又獲得了第壹名的成績,成為省元後不久,歐陽修就開始參加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這壹次歐陽修沒能再次獲得殿試第壹名,只得了十四名的成績,被列為二甲進士及第。

據後來其中壹位主考官回憶說,之所以歐陽修沒能再度奪魁,其中最為關鍵的壹點,就是歐陽修在這三次考試中鋒芒畢露。

而主考官們為了打磨壹下歐陽修的心性,才想著挫其銳氣,令歐陽修這次沒能達成連中三元的成就。

常言道:?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京城那些家中有女兒尚未婚配的達官貴族們,早就等著殿試成績的榜單張貼出來了,好讓他們從這些新科進士當中挑選自己的乘龍快婿。歐陽修早就被自己的恩師胥偃相中,就等他中了進士再舉行婚禮。

坎坷半生,文學泰鬥

中國古代歷史中好像有壹條無形的規律,但凡成為文學大家的人物,都必然會有壹段坎坷崎嶇的人生經歷。

歐陽修也沒有例外,因為支持範仲淹推行改革,觸犯了壹些權貴們的利益,在範仲淹被貶之後,歐陽修也受到了牽連。

過了三四年的時間,範仲淹、歐陽修等人才相繼被朝廷召回。只是沒多久,隨著改革的繼續進行,守舊派對改革派的彈劾也就愈加激烈,範仲淹為首的改革派又陸續遭貶,而歐陽修也因為上書為改革派辯解遭到貶謫。

新政無法順利實施,不過歐陽修還是被宋仁宗找了回來,讓他修撰史書《新唐書》。之後歐陽修壹直在朝中任職,還做過蘇軾的主考官,相傳歐陽修更是誤以為蘇軾的試卷是自己弟子所作,為了避嫌便把蘇軾的第壹改為了第二。

歐陽修的詩歌特色按照宋人的說法就是?平易?,而歐陽修的詩歌,也不僅僅是在用詞用字上的避難趨易,重點在於用?平易?的話語表述?艱深?的涵義。

歐陽修通常在詩歌當中比較重視事物的表現,沒有像蘇軾那種豐富多彩的言語,但當人讀起來的時候,卻能感覺到在平意親切當中又別有壹番雅趣。

例如在《和秦太虛梅花》當中的?竹外壹枝斜更好?這壹句,平易無奇的語句當中,只有當誦讀時才能領會到梅花那靜寂孤獨又文雅幽靜的姿態。歐陽修的詩同其他幾位大詩人相比,在個人感情色彩的表現上稍淡幾分,但卻別有壹番意境。

歐陽修《夢中作》:?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