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落日五湖遊,煙波處處愁。浮沈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唐·王之渙)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劉禹錫)
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 (明·顧炎武)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韋莊)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宋·範仲淹)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宋·李覯)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
2.寫太陽、雲、星的古詩句寫太陽古詩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寫雲的古詩句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寫星的古詩句
無題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壹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星鬥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溫庭筠-更漏子)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辛棄疾-西江月)
"鄉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牛嶠-定西番)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李清照-南歌子)
"水邊燈火漸人行,天外壹鉤殘月帶三星."(秦觀-南歌子)"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李清照-漁家傲)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辛棄疾-青玉案)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3.太陽和雲的詩歌怎麽編太陽雨
雲裏山村霧裏水灘
青山被遮舊時顏面
冰霜雨雪遮不住壹輪紅日
每天在泰山之巔東海之濱升起
在西域高原美麗的黃昏藏匿
在南海壹望無際的水域中映射
反照著騰空升起的神舟飛船嫦娥月兔
喚醒沈醉在桂花酒中的吳剛
妳是壹個蛋黃還是壹輪金黃
照著冬日墻根曬暖的老人
烤炙著夏日腳手架上勞作的建設者
妳是領航的舵手挺立濤頭的弄潮兒
妳是星系的主宰是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催生著萬物滋潤著山川大地
日月輪回中送走黃昏和黑夜
迎來黎明和白晝
春夏秋冬的交替中
電閃雷鳴的風暴中
昭示著妳的偉大與神聖
4.描寫雲層和太陽的句子13.怎樣描寫雲 雲,是多變的,它似乎沒有自己的個性。
當陽光普照大地之時,雲侍候在太陽旁邊,像群臣侍候君王似的。當太陽這個君王壹揮手,雲就乖巧地躲開了,天空變得萬裏無雲;有時當太陽這個君王生病了,或者是懶於上朝執政,那時,雲就趾高氣揚了,它似乎成了攝政王,天上布滿了烏雲,當風把烏雲吹聚在壹起後,烏雲就把水瀉到大地上,而自己則逐漸縮小到毫無蹤影。
雲和風、雨、雷、電總是結成神聖同盟,它們興風作浪,推波助瀾時,可以攪得整個世界昏天黑地,不得安寧,給人類帶來災難。不過,雲也不完全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當它理智、清醒的時候,它也能阻止太陽的過分暴逆,略施小伎,它便可呼風喚雨,給人類以及時雨,減輕旱災造成的損失。
雲,在早晨太陽升起前後,以及在傍晚太陽西沈前後最為美麗,早晨的雲壹般稱為朝霞,傍晚的雲壹般稱為晚霞。 作家老舍對朝霞曾有過細致的描繪,他在《駱駝祥子》中曾這樣寫:灰天上透出些紅色,地與遠樹顯著更黑了;紅色漸漸的與灰色融調起來,有的地方成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別的紅,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
又待了壹會兒,紅中透出明亮的金黃來,各種顏色都露出些光;忽然,壹切東西都非常的清楚了。跟著,東方的早霞變成壹片深紅,頭上的天顯出藍色。
紅霞碎開,金光壹道壹道的射出,橫的是霞,直的是光,在天的東南角織成壹部極偉大光華的蛛網:綠的田、樹、野草,都由暗綠變為發光的翡翠。老松的幹枝上染上了金紅,飛鳥的翅兒閃起金光,壹切的東西都帶出笑意。
這裏老舍寫出了清晨的雲朵,起初是灰色中“透出些紅色”,漸漸的紅色“與灰色融調起來”了,有的地方已成了灰紫色,“有的地方特別的紅”,“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過了壹會兒,“紅中透出明亮的金黃來,各種顏色都露出些光”來,這時東方的雲朵——朝霞就變成了“壹片深紅”,“紅霞碎開,金光壹道道的射出”了。
作家周而復在《上海的早晨》中,把太陽比作巨大無比的燈籠。好像是有誰提了壹個巨大無比的燈籠,照亮了東方的雲彩。
起先,只看見長長壹片薄薄的雲彩,白霧壹般的高高浮在天空,接著這片雲彩逐漸擴大開去,白霧般的雲彩變成壹大塊壹大塊嶄新的棉絮似的,給它後邊的藍色的天空壹襯,越發顯得皎潔。轉眼之間,藍色的天空忽然發紅,在東邊最遠的地方,如同有成千上萬只彩色的探照燈,發射出萬丈光芒,把雪白的雲彩頓時給染成了桔紅色了。
紅彤彤的太陽慢慢從東方升起來了。這裏周而復也與老舍壹樣,寫了雲彩的色彩變化過程:由白色擴大開去,當藍天發紅時,好像有“成千上萬只彩色小探照燈,發射出萬丈光芒,”這時雪白的雲彩頓時就染成了桔紅色了。
除了色彩的變化,兩位作家都寫了光的變化,天色由灰而藍,由藍而紅,這時光越來越強烈,紅色中透出了金黃色,各種顏色都露出些光,棉絮似的白雲因為有了光澤,就變得嶄新似的了,正因為色彩與光澤的瞬息萬變,才使得清晨東方的雲彩顯得瑰麗多彩、變幻無窮。 傍晚的雲朵,有時人們叫它火燒雲,照得人人的臉色通紅,像喝醉了灑似的。
把大白狗變成紅色的狗了。紅公雞變成金色了。
黑母雞變成了紫檀色。小白豬變成了小金豬,連那餵豬老頭的胡子也變成金胡子了。
晚霞朵朵,有的呈現金黃色,有的呈現火紅色,宛如鮮艷奪目的彩緞,當風吹動這些彩緞時,更顯得形態萬千,它們裝飾著碧藍的天空,和青山綠水媲美,映襯出大自然黃昏的美景。當整個天空降下黑色的帷幕後,那些曾經放射出燦爛光華的雲朵就全都黯然失色,消失在天際了。
對於白雲,人們有不同的比喻。有人說壹縷白雲,像輕紗壹樣,徐徐飄來。
有人說像春天的雪那樣呈乳白色;像卸下的風帆那麽扁平而細長;像棉花壹般蓬松而輕柔;還有人說像壹群白天鵝似的,壹齊向著壹個方向慢慢飄去。不知妳註意了沒有,雲朵的形狀是隨著風向不斷變幻的。
有時變幻成壹群綿羊,有時變幻成大熊貓、獅子、老虎、大象、狗等等;還有的時候變幻成壹片雲海,波浪起伏;有時仿佛像壹片林地以及其它各種人像等等。 烏雲成堆時,給人的感覺十分沈重,好像壹塊又大又厚的鐵,漸漸在往地面上沈,似乎要把建築物都壓扁了。
唐代詩人李賀在《雁門太守行》中就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詩句。烏雲密布的時候,天似乎給遮嚴了,即使是白天,也像屋子拉上了窗簾,壹切都顯得黯淡無光,即使是鍍金的器皿、黃銅的器皿,也壹時光澤盡失。
太陽、月亮似乎也都迷了路,不知躲到哪裏去了,不見壹點光澤。 烏雲往往與風、雨、雷、電同謀,當壹陣狂風暴雨、雷電交加之後,烏雲就自然逐漸縮小到無影無蹤。
雲和雨是分不開的。天空萬裏無雲,是不會下雨的。
科學不發達的時候,人們被迷信所蒙敝,求雨要求龍王爺。現在科學技術發達了,逢到旱災,知道可以人造雲,把人造雲聚集起來,造成人工降雨,造福人類。
5.跟太陽有關的詩句描寫太陽的詩句: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王維《鹿柴》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李商隱《樂遊原》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6.關於太陽的詩句有哪些花影
作者:蘇軾 朝代:宋 體裁:七絕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
湖上
作者:徐元傑 朝代:宋 體裁:七絕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早春即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體裁:五律
眼重朝眠足,頭輕宿酒醒。 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東岸柳先青。蔥壟抽羊角,松巢墮鶴翎。老來詩更拙,吟罷少人聽
東郎山
作者:曹鄴 朝代:唐 體裁:七絕
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壹片丹心存萬古,誰雲坐處是遐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