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和現代詩的區別

古詩和現代詩的區別

從意象上看,古詩詞是“畫”,現代詩是“話”。古詩詞文字簡潔、飽滿,重在以意象來表現詩歌的內涵,通篇寫景,情在景內。優美的古詩詞是壹幅畫,文字猶如畫筆,為我們徐徐呈現濃墨重彩的山水畫、風情畫。而現代詩卻是“話”,由於少了結構和音韻上的限制,自由詩體現了真正的自由,無論怎麽寫都行,妳的廢話情話官話自言自語喋喋不休的話皆可入詩。妳還可以把好好的壹句話拆成幾行來寫,斷斷續續,或前後倒置,狀如結巴,但在詩歌裏或許看上去很優美。

從技巧上看,古詩詞講究“推敲”,現代詩只需要“敲”。“推敲”壹詞的來源,我們很熟悉。唐代苦吟派詩人賈島騎驢時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壹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是“推”好還是“敲”好,他壹路做著手勢,正難以定奪。恰好遇到的官員是韓愈,他建議用“敲”更為形象。“推敲”壹詞就此而來。可見古人創作詩歌時在壹字壹句上斟酌得認真,惟有不斷推敲,才有壹流的詩作。而現代詩創作的技巧就是“敲”。習慣了電腦寫作的現代人,只要善於分行,猛敲回車鍵,壹篇篇長短句就新鮮出爐了。這就是現代詩作者如此之多,產量如此之豐厚,而質量卻長期低下的原因。雖有壹些奪人眼球、激發口水的當下名作,卻難保長遠流傳。

從音韻上看,古詩詞可入曲,現代詩可入劇。古詩詞言簡意賅,講究韻律,讀來朗朗上口,就如壹段流暢的音樂,可以翩翩起舞。如果給其譜上古樂,用琴、箏等古樂器演奏,點上壹盤檀香,泡上壹杯清茶,手中置壹閑書,悠悠地讀,悠悠地聽,真可謂意境高遠、古樸風雅。且古詩詞雖有艱澀之字,但通篇卻能壹看就懂,多讀幾次,似有所悟。現代詩語言淺白,是我們所熟悉的白話文,也不怎麽講究韻律和結構。正因為限制少了,壹些詩人惟恐別人說其淺薄,就在文字、結構上大辟蹊徑,故意折騰得彎曲冗長,朦朧婉轉,晦澀難懂。少有現代詩可以入曲的,但可以將壹大堆文字編成劇本。現代詩的朗誦也很有意思,朗誦者需要不斷地搖頭晃腦,在個別字句上加重、拖長或飄忽,來體現詩歌的意境。這種依賴朗誦者的技巧來營造的詩味,猶如壹部有趣的話劇,早已將詩歌娛樂化。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