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勵誌的詩歌朗誦
推薦十首勵誌詩歌: 第壹首 鮑照《擬行路難》其六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蝶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鮑照壹生頗不得誌,沈淪下僚,毫不容易遇上壹個求賢若渴的臨川王劉義慶,偏偏又是個短命王爺,剛獲賞識人家就死了,無奈只好又做了臨海王劉子頊的幕僚,這位爺是個光吃飯不作事的主,什麽不好學,偏跟著人家學造反,結果連累鮑照壹起被亂軍所殺,壹代才子,壹至於此,也無怪乎他只能用“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來安慰自己。 第二首 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 *** ,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都知道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名,卻不知此句雖好,卻又怎麽比的上這壹句“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豪情萬丈。人詩仙壹生追求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壹”,千金於他本是浮雲,散了也不足為惜,而真正了不起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之豪氣,且問天下,又有幾個男子有如此氣具。 第三首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誰說詩聖只會憂郁,“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只有真正具有大才大氣的詩人,才可能寫的出這樣的詩句。杜甫毫無疑問是個具有真性情的詩人,論瀟灑他不及李白,論富貴他遠不及王維,但也只有杜甫,才能在最潦倒落泊的時候,仍然念念不忘要北伐中原,收復失地,從這壹點上來說,他可算的上是後世那些個亡國文人亡國詩的始祖了。 第四首 李賀 《南園》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李賀的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實在太過有名,以至於許多人誤以為他是個多情公子,實則此人實實在在是個熱血男兒。說來李賀命運之坎坷,遠甚於鮑照,他很小就有才名,只因要避父親名諱,不得考進士,斷送了幾乎是當時讀書人唯壹壹條出路的前途。壹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將那滿腹憤懣流於筆端,激越烈蕩之情另人神往,愚意以為,若有男兒讀到此壹詩句而不為之動容,則必定是為庸才,不足與論。 第五首 花蕊夫人 《述國亡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壹個是男兒。 對於這壹首詩,我實在是要說幾句,花蕊夫人是後蜀皇帝孟昶的貴妃,亡國後被宋太祖納入後宮, 這首詩說的是北宋破後蜀。成都城下,十四萬蜀軍被宋兵嚇破了膽,竟然無壹人竟然齊齊解甲,投降了敵人。中國歷來以為女子是禍水,且不論花蕊夫人生平如何,單就此詩對那些平日自命丈夫之人的無情諷刺,端可說是大為解氣。聯想起明末大詩人吳梅村的那句“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實在是另人感嘆,面對國破家亡,居然沒有壹個男兒敢慷慨赴死,事後卻要把壹切責任都推到女人身上,既是可笑,又是可憐。 第六首 李鹹用 《送人》 壹軸煙花滿口香,諸侯相見肯相忘。 未聞珪璧為人棄,莫倦江山去路長。 盈耳暮蟬催別騎,數杯浮蟻咽離腸。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當代知道李鹹用這個名字的的人少之有少,知道李鹹用這首《送人》的更是稀若星鳳,但是詩中那最後壹句“自古男兒當自強”卻可說是婦孺相知,千言萬言皆化入此中,另人乍讀之下,豪邁之氣慨然而生。 第七首 張煌言 《被執過故裏》 知者哀其辱,愚者笑其顛。 或有賢達士,謂此勝錦旋。 人生七尺軀,百歲寧復延。 所貴壹寸丹,可逾金石堅。 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張煌言乃明末中國壹磊磊大丈夫,矯矯奇男子,明亡之後,他百折不回,壹力擔起反清大業,先後奔波二十年,最終仍然以失敗身死告終,這壹首是寫於他被清軍抓捕之後,路過故裏時有感而寫,人生七尺之軀,百年之誕,為義而生,為義而死,不亦壯哉? 第八首 汪兆銘 《被逮口占》 慷慨歌燕市, 從容做楚囚。 引刀成壹快, 不負少年頭。 汪兆名便是汪精衛,當年二十七歲的汪精衛滿腔熱血,前去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而事敗被捕,在獄中他寫下了這首名詩。當代歷史觀的壹大特點是只知道某人是個壞人,而不知道為什麽他是壞人,更不知除了是個壞人之外,他還做過什麽事,似乎壞人生來便只有壞人這個稱為。我無法為他辯駁什麽,但是歷史畢竟就是歷史,成敗之念,存乎壹心,只得留於後人評說了。但就詩歌本身而言,此詩之豪氣,遠勝於和他同輩的任何壹人。 第九首 男兒立誌出鄉關, 學不成名死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諸位壹定奇怪為什麽這首詞無題無作者名?要說這首詩的原作者,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名將西鄉隆盛。但這首詩在中國有另兩個版本,壹是主席當年贈父親的版本: 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壹***改了兩個字,如果不是西鄉將軍早他幾十年寫下這首詩的話,此詩當為主席平生寫的最好的壹詩。 另壹個版本是: 男兒立誌出夔關,不滅倭奴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處處有青山! 說的是當年十萬川軍將士出川抗日的故事,此壹版本較之上兩個版本在用字方面失之粗鄙,卻是感情最為真摯的壹首。 最後壹首 秦雲山《少年遊.思塞》 濁沙萬裏蔽昆侖,風暗卷雲渾。丈夫當世,縱歌橫轡,匹馬出玉門。 誰言關外多離苦,對漠漠煙塵。無語獨歡,登高笑眄,猶見古來人。 作者生平不詳,只供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