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之夭夭是形容桃花茂盛艷麗,後以“桃”“逃”諧音作逃跑詼諧的說法。
逃之夭夭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是táo zhī yāo yāo,由“桃之夭夭”引申而來,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桃之夭夭”出自《詩經·周南·桃夭》,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逃之夭夭用法:逃之夭夭最常見的用法是形容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選擇逃避的行為。例如:他在公司遇到問題後,不是想方設法解決,而是逃之夭夭,離開了公司;面對負面新聞,壹些公司選擇逃避責任,逃之夭夭,導致輿論進壹步惡化。
還形容逃避責任:逃之夭夭還可以形容在面臨責任和承擔後果時選擇逃避的行為。形容困境無法逃脫:逃之夭夭也可以形容在面臨危險或困境時,即使想逃避也無法逃脫的情況。
逃之夭夭起源
逃之夭夭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莊子》中的壹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壹個名叫“魚玄機”的人,他擔任了楚國的官員,但因為面對著壹些困難和挑戰,他選擇了逃避。
他乘坐著壹艘船,逃到了海上,結果最終被海盜所劫持。在這個故事中,逃之夭夭指的就是“逃避無望,只能逃到夭折為止”,即“逃無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