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杜甫
紈絝不餓死,懦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願蔔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於百僚上,猥頌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壹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裏誰能馴?
《勸 學》 唐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有關詩句: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壹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壹壹荀子《勸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壹壹屈原《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壹壹屈原《離騷》
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壹壹《史記.陳涉世家》
壹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壹壹《後漢書.陳蕃傳》
有誌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供參考。
2.鼓勵少年努力的詩句有什麽鼓勵少年努力的詩句有: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精於勤,荒於嬉。—— 韓 愈《進學解》
3、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滿江紅》
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唐代 舒元輿《貽諸弟砥石命》
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的詩句有哪些?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3.鼓勵少年努力的詩句1、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代·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釋義: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2、詩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自:唐代·顏真卿《勸學》
釋義: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後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3、詩句: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出自:唐代·杜甫《柏學士茅屋》
釋義: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壹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4、詩句: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出自:宋代·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釋義:古人在學習上不遺余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5、詩句:少年易學老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出自:宋代·朱熹《偶成》
釋義: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4.鼓勵孩子努力讀書的句子1、勤奮是天才的搖籃,耕耘是智慧的源泉。願妳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2、螢火蟲的光點雖然微弱,但亮著便是向黑暗挑戰。
3、努力從今天開始,成功從“零”開始。
4、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裏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
5、青年同誌們必須記住,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壹切文化遺產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堅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要知道,在這條路上克服困難,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興奮劑。
6、巧思妙想出靈感,實踐探索出成果。
7、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8、把妳的聰穎與睿智用於創造,妳將前程無量!
9、求學無笨者,努力就成功;讀書沒捷徑,盡力能高分。
10、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如果說學習有捷徑可走,那麽它就是勤奮;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麽它就是實踐。
12、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證明妳壹點兒也不比別人差。
13、勤勉而頑強地鉆研,永遠可以使妳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14、妳的觀點很新穎,這種想法真獨特,妳的創造性觀點,讓同學都受益匪淺。
15、從妳高舉的手裏,老師感到了妳的求知熱情,讓我們為妳的求知熱情鼓掌。
16、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17、陽光總在風雨後,沒經歷挫折的風雨,怎能看到成功的彩虹?
18、和書籍生活在壹起,永遠不會嘆氣。
19、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壹步。
5.鼓勵孩子的詩句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出處:《勸學詩》作者顏真卿 朝代唐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2、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出處:《冬夜讀書示子聿》作者陸遊 朝代宋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3、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出處:《白鹿洞二首·其壹》作者王貞白 朝代唐
譯文: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出處:《將進酒》作者李白 朝代唐
譯文: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黃金也還會再得到。
5、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出處:《勸學詩》作者顏真卿 朝代唐
譯文: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6.鼓勵孩子的學習的詩句有哪些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bai長歌行》
2、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4、寶劍鋒從磨礪出,du梅花香自苦寒。
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zhi—蘇軾
9、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10、三更燈火dao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1、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
12、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回諸葛亮
13、明日答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1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15、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7.勉勵孩子學習的詩句1、《勸學詩 /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壹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裏沙沙作響了。
2、《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壹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壹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4、《讀書》
宋代:陸遊
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歸鄉隱居的誌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5、《讀書》
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
高齋曉開卷,獨***聖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
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譯文:家中的財產是些什麽,就是那滿滿壹屋的書籍。在環境優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聖賢心靈對話。德才兼備的人們雖然沒有在同壹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8.激勵子女奮發圖強努力求學的詩句勸學詩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詩 (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壹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百學須先立誌.(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9.描寫孩子努力學習的詩句有哪些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先秦)孟子《易經》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4、讀書不覺已春深,壹寸光陰壹寸金。——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壹》
5、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6、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7、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趙恒《勸學詩》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9、壹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0、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杜甫《柏學士茅屋》
11、歸誌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陸遊《讀書》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先秦)孟子
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裏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裏奚被從奴隸市場裏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壹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壹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誌,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
壹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發;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妳就會知道。壹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
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賞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篇短文不但立論高遠,見解卓越,道常人所不能道,而且論證明晰,邏輯嚴謹,有不容置辯的說服力。本文善用排比,層層深入進行論證,形成壓倒壹切的逼人氣勢,在藝術上也很值得稱道。
孟子在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章中,圍繞客觀環境與個人和國家命運的關系,闡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深刻道理。
文中說壹個人要成就大事,壹定要經歷許多艱難困苦的磨煉,只有經歷艱難困苦,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鍛煉意誌,增長才幹,擔當大任。安逸享樂,在溫室裏成長,則不能養成克服困難,擺脫逆境的能力,會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遇挫折、逆境則消沈絕望,往往導致滅亡。所以他得出結論:“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文章壹開頭並沒有正面提出任何觀點,而是壹口氣列舉了虞舜、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裏奚等六位古代聖賢從貧賤中發跡的例子。這六個人的***同特點是他們在擔當“大任”之前,都曾飽經憂患,經歷過坎坷艱難的人生歷程。正因為付出了非同尋常的代價,這些聖賢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成就壹番宏大的事業。所以這後面的結論又倒過來說明了這六位聖賢成功的原因。“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為使動句。動心,使心驚動。忍性,《孟子正義》釋為使本性(性格、性情)符合仁的要求。忍,能也;能,任也,故忍性為任性。孟子主張性善,仁義禮智生於心,即本於性。任其性,即以仁為己任也。“曾益其所不能”,使他們增加了做本來不能做的事的能力。命運的挫折,身心的磨難,不但沒有使他們屈服,反而磨礪他們的人格,增長他們的才幹,使他們變得更加成熟,最終成為歷史上的傑出人物。由此推論,上天如果要把重大的使命放到壹個人的肩上,就壹定要先磨練他的意誌,鍛煉他的筋骨,還要讓他經受缺吃少穿、窮困潦倒之苦,這樣,才能使他適應各種艱苦的生活,為將來的建功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value=%E7%94%9F%E4%BA%8E%E5%BF%A7%E6%82%A3%EF%BC%8C%E6%AD%BB%E4%BA%8E%E5%AE%89%E4%B9%90%E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