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壹歲壹枯榮的整首詩

壹歲壹枯榮的整首詩

“壹歲壹枯榮”的整首詩是: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首詩是唐代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翻譯: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麽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妳征程。我又壹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賦得:借古人詩句或成語命題作詩。詩題前壹般都冠以“賦得”二字。這是古代人學習作詩或文人聚會分題作詩或科舉考試時命題作詩的壹種方式,稱為“賦得體”。

2、離離:青草茂盛的樣子。

3、枯:枯萎。

4、榮:昌榮,茂盛。野草每年都會茂盛壹次,枯萎壹次。

5、野火:焚燒荒野枯草的火。

《賦得古原草送別》賞析

此詩為試帖詩,命題“古原草送別”。草與別情,似從古代的騷人寫出“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楚辭·招隱士》的名句以來。此詩寫出了“古原草”的特色而兼關送別之意,還寫出了新意。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壹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麽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麽富於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

而這裏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壹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這結尾意味深長。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壹片,意境極渾成。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賦得古原草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