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和《長津湖》是不同的風格,比較生活化壹點,作為國慶的獻禮影片,還是非常精彩的。《我和我的父輩》和《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祖國》壹樣,都是拼盤式電影,就是由不同的導演執導壹個單元拼在壹起,各具個人的特色。
昨天看電影,有壹個很有趣的現象,當看到章子怡的《詩》時候我感動得忍不住潸然淚下,紙巾掏出來了擦了壹半,結果影片結束調換到徐崢的《鴨先知》,那風趣幽默的電影畫面頓時讓我破涕為笑,並且壹直笑個不停,這個情緒轉換真的有點快,讓我始料未及,並且現場觀眾的情緒和我壹樣。
《我和我的父輩》由四個故事構成,分別是吳京的《乘風》、章子怡的《詩》、徐崢的《鴨先知》和沈騰的《少年行》。看完以後我比較偏愛章子怡和徐崢的單元,這兩個單元壹莊壹諧,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吳京的電影《乘風》說的是騎兵團團長馬仁興,為了保護群眾,犧牲自己兒子的故事。雖然戰爭場面挺震撼。騎馬的鏡頭也很威風,但總體覺得吳京這部作品給人的印象並不深,沒有像《長津湖》那樣給人留下壹種震撼的感覺。
而沈騰導演的《少年行》,是講述2050年的機器人穿越到2021年,來證明時空旅行的可行性,他遇到少年小小發生了壹系列詼諧又溫情的故事。沈騰作為喜劇天才和馬麗兩個人壹出場就自帶幽默細胞,令觀眾想起了他們演的小品,忍俊不禁。
沈騰表演的機器人壹舉壹動,非常微妙逼真,影院響起了壹陣陣笑聲,但這部影片仔細回味還是有壹點邏輯漏洞,只能算是壹部合格的影片吧。
不得不說章子怡是很優秀的女性,她做演員獲得了那麽多的影後,在女演員當中是佼佼者。她第壹次導演的電影,也非常感人,我個人認為她這部影片是最出彩的壹部。
章子怡用鏡頭細膩真實地講述了我國研制第壹顆人造衛星的艱辛,為國家國防事業奮鬥的無名英雄的故事。從壹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和父母視角,展現了壹個新行業火藥雕刻師,他們嘔心瀝血在物質艱苦的條件下,努力奮鬥不怕犧牲的精神。
他們的行業要求保密,所以家裏的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幹什麽的,就問爸爸:“妳天天出去幹什麽工作啊?”爸爸幽默地說:“我寫詩啊!”兒子當然不相信了。
父子之間感情非常好,結果兩位父親都為了火箭實驗獻出了生命,兒子察覺到父親犧牲的消息,淚流滿面,情緒崩潰了。章子怡飾演的母親和兒子進行了深刻地交流,她告訴兒子:我也可能會死,妳不珍惜我們在壹起的時光嗎?淚光中兒子和女兒最後都理解了父母,他們放飛了壹顆孔明燈升上天空。
長大後的女兒還成為了壹名航天員,乘坐宇宙飛船升上太空,她實現了父親的遺誌。這部影片感情非常飽滿,尤其是章子怡飾演的母親,既堅強又隱忍,她得知丈夫去世後,毅然接過丈夫的工作,夜以繼日地做試驗,最後衛星終於發射成功了。
影片最後旁白有壹段是父母寫給孩子的詩,我非常喜歡,我是壹個不會寫詩的人,但這首詩令我覺得詩歌可以如此美好。
這真是壹首最美最美的奉獻者之歌了。
《鴨先知》徐崢導演用自己壹貫的幽默紮實的導演功底,為我們講述了國內首支電視廣告片誕生的故事。濃濃的懷舊風格,讓觀眾壹秒入戲,各種深入記憶的廣告片段,令人印象深刻。他表達了從商的父輩們,敢為人先的勇氣。徐崢把這種懷舊幽默的氣氛營造得淋漓盡致,全程笑點密集,張弛有度,反正我是笑得有點合不攏嘴了。
還有那個小演員韓昊霖,和徐崢合作了幾次,這壹次在裏面飾演兒子東東,這個小演員別看他年紀小,表演特別松弛生動。他外表長得就可愛,加上他的表演得到徐崢的高度認可,他們之間的對手戲特別自然生動,仿佛就是親父子壹樣,我真是非常喜歡這位可愛的小演員韓昊霖。
觀看的影片結束,外面還是小雨霏霏,國慶假期已經結束了,明天我們就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我們的父輩那種奮力進取、勇於奉獻的精神令人佩服,激勵著我們在自己或平凡或重要的崗位上奉獻出自己的力量,讓這種優良的品質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