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壹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註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頭發、肩膀、膝蓋、腳》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頭發、肩膀、膝蓋、腳》教案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認識身體各部分的基礎上感知韻律活動的旋律、節奏和動作特點,邊唱邊進行簡單的韻律活動。
2、能根據音樂指出自己身體的部位。
3、激發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願望,培養幼兒對韻律活動的表現力。
4、認識頭發、肩膀、膝蓋、腳。
活動準備:
歌曲《頭發、肩膀、膝蓋、腳》。
重點難點:
能根據歌曲指出身體的部位,邊唱邊進行簡單的韻律活動;在韻律活動中樂於動口、動手,樂於展現自我。
活動過程:
壹、復習音樂遊戲《青蛙大嘴巴》,幫助幼兒集中註意力。
二、教師念兒歌《頭發、肩膀、膝蓋、腳》,
提問:這首好聽的兒歌裏都有哪些身體的部位呢?引導幼兒說出頭發、肩膀、膝蓋等,教師小結。
三、“唱壹唱、做壹做”
1、播放歌曲,引導幼兒仔細聆聽,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點;
2、再次播放歌曲,引導幼兒在模仿和練習中根據歌詞內容指出身體的部位;
四、乖寶寶,動壹動
教師播放歌曲,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進行表演。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保護身體的各個部位;到活動場地進行比賽,看看誰是最棒的“表演寶寶”,結束。
幼兒園中班《頭發、肩膀、膝蓋、腳》教案2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節奏,速度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2、學習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的樂趣。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重點難點
能根據音樂的節奏,速度邊唱邊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在日常活動環節中播放歌曲,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活動過程
1、師和幼兒壹起演唱歌曲,並啟發幼兒邊唱邊表演(唱到哪個身體部位時,手就摸到哪裏)。
2、導幼兒編創歌詞與動作。
啟發幼兒想壹想:還可以拍身體的什麽部位,並提醒幼兒註意身體各部位的順序性,要求邊做邊唱,做與唱要協調。
3組織幼兒合作表演律動。
教師示範,邊唱邊拍壹位幼兒相應的身體部位,引發幼兒合作律動的.興趣。
鼓勵幼兒找到同伴合作表演的律動,要求能友好地拍同伴相應的身體部位。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為提高幼兒的註意力,我采用動靜交替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引導幼兒思考的同時,讓幼兒的肢體也動起來,不抑制他們好動的天性,因此,幼兒樂於參與活動,樂於動口動手,樂於展現自我。做到了玩中學,學中玩。在活動中,我安排了幼兒自主表演這首歌,幼兒們都想展示所學,為了給他們壹個自我展示的機會,這個活動最終顯得有些長,如果重新組織這個活動,我會註意這壹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