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上巳節放河燈的詩句描寫

關於上巳節放河燈的詩句描寫

1.關於“放河燈”的詩詞有哪些

1.《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

錦裏開芳宴,蘭缸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2.《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壹時天上著詞聲。

3.《觀燈樂行》唐代: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4.《鷓鴣天·正月十壹日觀燈》宋代:姜夔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5.《生查子·元夕》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2.描寫放河燈的句子

1、盞盞河燈漂過去了。漂走了古戰場上的廝殺聲,漂走了老船工沈抑蒼涼的淩河號子,漂走了河岸古城壹段遠古的風情。壹盞盞河燈漂來了,漂來了遼西老少爺們、女人們的壹張張笑臉,漂來了貴客友人對這人間絕景的稱贊,漂來了閭山淩水的祥和、安寧和美好的未來。

2、到北關大淩河放河燈,是義縣壹種傳統的民間習俗。每年的七月十五麻姑節,當晚,河岸上人山人海,壹盞、兩盞、十盞、百盞……數不清的河燈疏疏密密、浩浩茫茫地在大淩河上漂蕩著。碧波托著粉色的河燈,紅色的燭光映照著碧水,天上的星星在水中閃爍著,水中的河燈和天上的星星相互交織著,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水中,只有壹條天地銀河緩慢地湧動著……

3.描寫“放河燈”的句子有哪些

1、漸漸的~有的河燈走的快~有的河燈走的慢~河燈便不再排隊而行~而是瀟瀟灑灑地散開在河面上~就把剛剛還是漆黑的河變成了五顏六色的河~這黃河當然就不是黃河或是黑河了~就是壹條明明暗暗的五顏六色的河。河燈幽幽閃閃~在河面上靜靜漂移~猶如壹顆壹顆靈魂閃爍出祈盼之光。

2、親水甬道幽徑~我踽踽獨行。水~觸手可及~視野開闊。河燈在這裏星星點點~荷花燦燦。也有些河燈被攔阻在彎道裏或草叢中~三三兩兩、擠擠挨挨~但更多的荷花則是壹往情深的順流直下~我順遂河燈荷花流行的方向壹路追尋。

3、盞盞河燈漂過去了。漂走了古戰場上的廝殺聲~漂走了老船工沈抑蒼涼的淩河號子~漂走了河岸古城壹段遠古的風情。壹盞盞河燈漂來了~漂來了遼西老少爺們、女人們的壹張張笑臉~漂來了貴客友人對這人間絕景的稱贊~漂來了閭山淩水的祥和、安寧和美好的未來。

4、河燈、荷花~燈火揺曳~承載著人們的美好意願遠行。清清河流~朗朗月輝;追思恩愛~遙寄祝福!

5、漂移在河裏的燈跳著紅紅的火焰~壹直到熄滅為止。仔細想來~只要有生就有死~有因就有果。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生命結束~把人生貫穿著壹個親情凝結成的、分不開的紐帶~其中交織著許多緣分~生命就如空氣裏的塵埃~不知道落定到何方。

6、到北關大淩河放河燈,是義縣壹種傳統的民間習俗。每年的七月十五麻姑節,當晚,河岸上人山人海,壹盞、兩盞、十盞、百盞……數不清的河燈疏疏密密、浩浩茫茫地在大淩河上漂蕩著。碧波托著粉色的河燈,紅色的燭光映照著碧水,天上的星星在水中閃爍著,水中的河燈和天上的星星相互交織著,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水中,只有壹條天地銀河緩慢地湧動著……

7、皓月當空~其山川平原清晰可見~似嫦娥、玉兔、吳剛~栩栩如生;月光如煉~映射在水面上碎影錯落~熠熠生輝。倐的~壹盞、兩盞、三盞“孔明”燈冉冉躍升~伴隨著戀人們的歡快雀躍聲高~躍躍欲試~騰空追月。

8、也許是習俗如此~又或許是秘而不宣的召喚~緊接著幾乎所有江河邊其它村莊的鄉親們也在不停地將其精心制作的蓮花燈盞、船形燈盞等置入江中~成千上萬只河燈有如壹條見不到頭的燈帶~在天上銀河兩邊無數星星的輝映下~從湘江、從資江、從汨水等江河中纏繞匯集~繼而由明轉暗、由多漸少、由密轉稀地向著浩渺的洞庭湖緩緩北流……

8、這壹年河曲縣風調雨順~收成很好~民間便自發起放河燈活動來~要祭祭河神~這裏的人已經三四十年沒有祭河神了~想必是心裏已經憋得很難受了。其實更主要的是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生活確實是好了壹點~人們就心寬趣濃地想鬧騰壹回。

9、吉林市燃放河燈的習俗始於清初。將紅紙糊成蓮花形燈~底部浸蠟~燈芯用蠟燭。每逢重大節日慶典~尤以元宵節燃放居多。屆時千萬朵蓮花燈布滿江面~燭光映著綠色的江水~星光閃爍~把松花江裝扮成壹條從天飄落的銀河。

10、放河燈已成為壹種文化慶祝活動~利用大淩河水環繞古城的特點~在七月青蔥水清月圓的晚上放河燈~河岸上的古城~空中的五彩焰火~河中各樣造型的河燈~編織了壹幅北國古鎮美麗的民俗畫卷。

11、古城厚重的土地養育著這壹方人~人們延續著傳統~把希望寄托於壹盞盞河燈~河燈點亮了麗江。舊時古城裏的人把佛的思想早就納入了自己的胸懷~慈善為念~只要有壹顆慈悲的心~心中就會點亮壹盞明燈。

12、放河燈就是把壹支支點燃的蠟燭固定在紙盒或紙船或其它造型的承載物上~然後再放到黑夜裏的河水上~河上便漂滿了燈火。妳想啊~黑夜的河面本來是漆黑壹片~那漆黑壹片的河面上突然閃亮起無數燈火~那燈火在河上隨著流水起伏移動~層次錯落~真是驚人的好看。

13、夜色漸濃~華燈綻放。毗鄰大梇上流光溢彩、車流如梭~引人潮如湧地爭相觀看:夜朗氣清~水面上泛起微波漣漪。小船來來回回~河面上布滿了河燈、荷花~赤橙黃綠青藍紫~閃閃爍爍~爭奇鬥艷;點點朵朵、荷花疊彩。

14、放河燈~用以悼念逝去的親人~祝福活著的人們。放河燈時~人們會把糊好的各種形狀、五顏六色的河燈放到河上。本來漆黑壹片的河面上突然閃亮起飄動的燈火~燈火在河上隨著流水移動~層次錯落~讓人會覺得美麗而又壯觀。

15、虔誠的鄉親們壹個個雙手捧著河燈~平放水中~然後閉眼擡頭~雙手合十~呼喚亡人名號~默念佛經……此刻水鄉童謠也起:“放河燈~放河燈~盞盞燈光遂我心;放河燈~放河燈~願我親人早托生……放河燈~放河燈~今晚放了明日靈。”

4.與月圓放河燈有關的詩句

《褚叔豪赴山陰和靖祠長》

年代: 宋 作者: 戴表元

此老真迂闊,白頭方出山。

壹燈河洛後,千礎剡湖間。

講鼓驚雲動,書船載月間。

可無容席地,容我了躋攀。

《望海樓晚景五絕》

宋 蘇軾

海上濤頭壹線來,樓前相顧雪成堆。従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應。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樓下誰家燒夜香,玉笙哀怨弄初涼。臨風有客吟秋扇,拜月無人見晚妝。沙河燈火照山紅,歌鼓喧喧笑語中。為問少年心在否,角巾欹側鬢如蓬。

5.上巳節的詩詞有哪些 三月三的古詩詞大全精選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

唐 王維

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畫旗搖浦漵,春服滿汀洲。

仙籞龍媒下,神臯鳳蹕留。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

《奉和聖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制》

王維唐

故事修春禊,新宮展豫遊。

明君移鳳輦,太子出龍樓。

賦掩陳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來捧劍,畫鹢去回舟。

苑樹浮宮闕,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雲表,垂象滿皇州。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

盧綸唐

鐘陵暮春月,飛觀延群英。

晨霞耀中軒,滿席羅金瓊。

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

樹色參差綠,湖光瀲灩明。

禮卑瞻絳帳,恩浹廁華纓。

徒記山陰興,祓禊乃為榮。

《上巳》

崔顥唐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上巳日恩賜曲江宴會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3366230即事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孟浩然唐

蔔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鬥雞寒食下,走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連。

不知王逸少,何處會群賢?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

王勃唐

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

綠齊山葉滿,紅泄片花銷。

泉聲喧後澗,虹影照前橋。

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麗人行》

杜甫唐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控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遢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6.有關三月三的古詩

1、《上巳日憶江南禊事》

唐代:張誌和

黃河西繞郡城流,上巳應無祓禊遊。

為憶淥江春水色,更隨宵夢向吳洲。

祓禊,是三月三壹個重要的習俗。每年於春季上巳日在水邊舉行祭禮,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

2、《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唐代:徐彥伯

晴風麗日滿芳洲,柳色春筵祓錦流。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遊。

三月三,上巳節,“陽氣清明,祁祁甘雨,膏澤流盈,習習祥風”,如此良辰美景,正是文人雅士集會水濱,流觴取飲,吟詩作文的盛日。

三月初三風俗:

吃薺菜煮雞蛋

農歷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壹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

放風箏

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滬諺:“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又如:“楊柳青,放風箏。”民間還有說將風箏送上天空,將線剪斷,任其飄逝,將把壹年的病痛和煩惱壹同帶走。

7.求關於“上巳”的古詩詞(最好有評析)

西湖春遊

陸遊

靈隱前, 天竺後,

鬼削神剜作巖岫。 冷泉亭中壹尊酒,

壹昌可敵千年壽。 清明後,

上巳前, 千紅百紫爭妖姘。

冬冬鼓聲鞠場邊, 秋千壹蹴如登仙。

人生得意須年少, 白發蘢鍾空自笑。

君不見灞亭耐事故將軍, 醉尉怒訶如不聞。

上巳

蘇轍

春服初成日暖, 潩河漸滿風涼。

欲復孔門故事, 略有童冠相將。

城西百步而近, 杏花半落草香。

欣然願與數子, 臨水壹振衣裳。

故人有酒未酌, 為我班荊舉觴。

我雖少飲不醉, 未怪遊人若狂。

春風自爾壹月, 花絮極目飛揚。

誦詩相勸行樂, 良士但取無荒。

上巳

崔顥

巳日帝城春, 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 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 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 更向九龍津。

上巳

陸遊

殘年登八十, 佳日遇重三。

簾幙低新燕, 房櫳起晚蠶。

名花紅滿舫, 美醞綠盈甔。

春事還如昨, 衰懷自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