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未提送別卻包含送別情的詩句

未提送別卻包含送別情的詩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壹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2.《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別,前兩句點明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寫景色調清新,明朗,這是壹場深情的離別,卻不黯然銷魂,相反,倒是輕快而富於情調。三四句是極豐富內涵的壹剎那。

3.《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空靈而有余嘆,自然而又情真。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既不同於《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強的離別,也不同於《渭城曲》那種深情的體貼,這是充滿詩意的離別,所以如此,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離別跟壹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有詩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煙花,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塗抹得尤為濃郁,意境優美,文字綺麗。後兩句看似寫景卻包含壹個詩意的細節,友人遠去依然目送。

5. 《別董大》 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詩作,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塗上豪放健美的色彩,前兩句直寫日落之景,純用白描。

6.《送李端》 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雨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以壹個悲字貫穿全篇,首聯寫送別的環境,從衰草落筆,大大加重了離愁別緒,次句雖平直、刻露卻因承上句而無平淡之感,倒為全詩定下了深沈感傷的基調。二聯寫送別的情景,但仍是緊扣悲字,融入濃重的依依難舍的惜別之情。寒雲給人以沈重陰冷之感,烘托了悲涼的心境。三聯回憶往事感嘆身世仍扣悲字,感情沈郁,將惜別、感世、傷懷合在壹起,形成全詩思想發展的高潮。四聯仍歸到悲字遙望遠方掩面而泣,最後壹句寫出了感情上的余波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16 12:37贈汪倫------李白

李白登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山中送別------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綠, 王孫歸不歸?

 

送別------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別董大------高 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洲。

與君別離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

兒女***沾巾。

 

 

渭城曲------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 ------王之渙

楊柳東風樹,青青夾禦河。

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