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誰先覺》是小說《?三國誌通俗演義》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廬》中,?諸葛亮午睡醒後所吟出的詩作。該詩刻畫出了諸葛亮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大智大賢者的形象。
這是《三國誌通俗演義》卷八《定三分亮出茅廬》中,劉備?三顧茅廬,前兩次造訪,沒有見到,第三次正好諸葛亮在午睡,幾個時辰以後,睡足了的諸葛亮醒來便吟出該詩。
該詩的第壹、二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是從人生大處著筆,對於人生的道理,又有幾個人能夠將其參得透徹,看得明白呢。“我自知”,不僅對人生夢覺的“自知”,而是對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洞悉於心、了如指掌,是對人生哲理的覺醒。
該詩的第三、四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春日正長,春睡正美,描述了諸葛亮高臥 隆中,超然物外的生活狀態。這首詩,僅從字面上看,前兩句與後兩句似乎沒有什麽內在的必然聯系,但仔細玩味,壹位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大智大賢者的形象便活現出來了。體現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學造詣。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漢族,山東東原(今山東?東平縣)人(又有 廬陵、 錢塘、太原等多種說法),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同時也是中國章回體小說的開山鼻祖。
羅貫中的壹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代表作《三國誌通俗演義》等。
諸葛亮少年狂妄,曾常自比管仲樂毅,此詩應是通過早起超過太陽,引喻:自己才能超眾謙遜的狂妄,也有表達懷才不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