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教學和散文教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二者在處理上還是有些微的區別,詩歌教學方面,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高度強調了誦讀在古詩教學中的重要性。宋代朱熹也提倡讀詩要“心到、眼到、口到”,他說:“大抵觀書先熟讀,是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這都強調了誦讀在古詩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平常的語文古詩教學中,老師能讓學生吟詠先出於口,再入於耳,然後了然於心,學生在壹讀壹聽中,便可直接迅速地感知語言的優美,領略文章的韻味,語感就由此而來。而在散文教學方面,以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往往更重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而忽視它的人文性,所以舊有的高中語文教學就僅僅把語文課上成“語言課”,註重的是語文的工具性、應用性。鑒於此,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此基礎上強調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道德素質勢在必行。所以,應重視散文人文性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