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春日偶成》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麽?

《春日偶成》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麽?

意思是:天空飄著淡淡的白雲,春風輕輕地佛著人面,時當近午,我漫步於野花之間,隨著壹行垂柳來到河邊。當時的人不知我心裏多麽快樂,說我偷閑學那些到處遊蕩的少年。

《春日偶成》年代:宋 作者:?程顥

雲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這首詩是程顥任陜西鄠縣主簿時春日郊遊,即景生情寫下來的。詩人是宋代有名的理學家,長期困在書齋裏,少有閑暇寬懷的時候。壹旦走出書齋,回到大自然中,便覺得格外爽快,那種怡然自得的心情不言而喻。

假如說,詩的前兩句主要是寫情寫景的話,那麽,“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則主要是詩人自己內心世界的直接抒發。本來,在雲淡風輕的大好春色中漫遊,在春花綠柳的簇擁中陶冶自己的情性,這應該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在扼殺人們性靈的封建時代,這似乎只應該是有些“狂”勁兒的少年人才能千,而須眉長者只應該端然危坐,擺出壹副冷冰冰的面孔才行。

然而,盡管程顥是壹位著名的理學家,盡管他寫這首詩時很可能已經是壹位藹然長者,可他仍然無法抗拒大自然對他的吸引,做出壹些為“時人”所不能理解的舉動。這其中包括了他對自然真性的追求和理解,同時也包括了他對壹般“時人”的嘲笑與諷刺,既表現了他對子人生價值的另壹種認識,也表現出了他樂在其中,孤芳自賞的高雅。

至此,壹向被人們認為是道貌岸然的理學家也有意無意地披露了他性格的另壹個側面:他不僅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理”的世界中,還是壹個對大自然充滿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只不過他的感情經常被“理”壓抑和扭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