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關於心情的詩句 1.李白表達心情的詩
月下獨酌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飲,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李白這首詩形象地表達了他自己當時的苦悶心情,也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在他的壹生中,曾有過令他神往的長安生活,但更多的是仕途失意。
因而,他的詩作中既表達出積極入世的思想,又流露出消極出世的思想。想做壹番事業,但是既得不到統治者的賞識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
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獨的包圍之中,感到苦悶、仿徨。從他的詩裏,我們可以聽到壹個孤獨的靈魂在吶喊,這喊聲裏有對那個不合理的社會的抗議,也有對自由和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驚風雨”而“泣鬼神”的。
開頭兩句“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已點出“獨”字。愛喝酒的人壹般是不喜歡獨自壹個人喝悶酒的,他們渴望有壹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裏郁積的話傾訴出來。
尤其是當美景良辰,月下花前,更希望有親近的伴侶和自己壹起分享風景的優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這種心情,但是他有酒無親,壹肚子話無處可說,只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邀請明月和自己的身影為伴了。
這兩句是從陶淵明的《雜詩》中化出來的,陶詩說“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不過那只是“兩個人”,李白則邀了壹個明月,所以是“對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會喝酒的,影子也只會默默地跟隨著自己。“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結果還只能是自己壹個人獨酌。
但是有這兩個伴侶終究是好的,“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暫且在月亮與身影的伴隨下,及時行樂吧!下面接著寫歌舞行樂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飲,醉後各分散。”
“月徘徊”是說月亮被我的歌聲感動了,總在我身邊徘徊著不肯離去。“影零亂”是說身影也在隨著自己的身體做出各種不很規矩的舞姿。
這時,詩人和他們已達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來說:“醒時同交飲,醉後各分散。”
趁醒著的時候三人結交成好朋友,醉後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舍不得和他們分散的,最後兩句說:“永結無情遊,相期緲雲漢。”
“無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無情遊”是超出於壹般世俗關系的交遊。李白認為這種擺脫了利害關系的交往,才是最純潔的最真誠的。
他在人間找不到這種友誼,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約,希望同他們永遠結下無情之遊,並在高高的天上相會。“雲漢”,就是銀河,這裏泛指遠離塵世的天界。
這兩句詩雖然表現了道家消極出世的思想,但李白的這種思想並不完全是消極的,就其對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庸俗關系的厭惡與否定而言,應當說是含有深刻的積極意義的,也流露出積極入世的思想。這首詩雖然說“對影成三人”,主要還是寄情於明月。
李白從小就喜歡明月,《古朗月行》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在他那幼小的心靈裏,明月已經是光明皎潔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熱切地追求她。
《把酒問月》壹開頭就說:“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在《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這首詩裏也說:“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攬明月,都表現了他對於光明的向往。
正因為他厭惡社會的黑暗與汙濁,追求光明與純潔,所以才對明月寄托了那麽深厚的感情,以致連他的死也有傳說,說他是醉後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憶起他的故鄉。
青年時代他在四川時曾遊歷過峨眉山,峨眉山的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寫過壹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說“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頗為人所傳誦。
他晚年在武昌又寫過壹首《峨眉山月歌》,是為壹位四川和尚到長安去而寫了送行的。詩裏說他在三峽時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萬裏相隨,陪伴他來到黃鶴樓;如今又遇到妳這峨眉山來的客人,那輪峨眉山月壹定會送妳到長安的;最後他希望這位蜀僧“壹振高名滿帝都,歸時還弄峨眉月”。
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鄉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靜夜思》中,才會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壹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鄉四川來了。明月,對於李白又是壹個親密的朋友。
《夢遊天姥吟留別》裏說“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在另壹首題目叫《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詩裏,他又說:“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簡直是以兒童的天真在看待明月的。
更有意思的是,當他聽到王昌齡左遷龍標的消息後,寫了壹首詩寄給王昌齡,詩裏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裏,明月可以帶著他深深的愁緒,跟隨王昌齡壹直走到邊遠的地方。
當我們知道了明月對李白有這樣多的意義,也就容易理解為什麽在《月下獨酌》這首詩裏李白對明月寄於那樣深厚的情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從小就與之結為伴侶的,象征著光明、純潔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鄉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對她壹往情。
2.李白寫的感情詩有哪些
壹、三五七言 / 秋風詞
唐代: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二、長相思·其壹
唐代: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三、清平調·其壹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3.求關於李白兩個心情意境寫的詩
李白《行路難》
行路難三首(其壹)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李白的感情詩句
李白 詩歌特點
清新飄逸,意境奇妙,想象豐富
李白的詩歌主要有三方面的藝術魅力: 第壹,壯闊奇麗、聲色俱備的畫面。李白的山水詩、抒情詩往往壹開篇便有天風海浪鋪天蓋地而來,仿佛飛龍騰空,暴雨驟至,境界雄渾,氣象萬千。如寫黃河,“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如寫長江,“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如寫蜀道,“咿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如寫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壹幅幅生動的驚險的畫面讓我們仿佛置身其鏡,驚險萬分,能達到很好的***鳴效果。 第二,動蕩開闔的情感潮湧。李白的詩歌充滿著磅礴噴發的情感潮湧,且他的情感即使在同壹篇作品中,也不是沿著直線壹直走下去的,而是曲折繞回,跌宕起伏的。如他寫《將進酒》,先是“君不知黃河之水天上來”,然後又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又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可見其情感在整篇文章中並不是平淡無奇的,而是峰回路轉的。 第三,多姿多彩的藝術境界。李白的詩歌主要以雄豪、飄逸為主,但也不乏清新細膩、委婉含蓄之作。如《越中賢古》中,面對越王宮,從宮女滿春殿到“惟有鷓鴣飛”寫出了宮女的深切滄桑感,將宮女那種無奈的心理描寫得深入細膩,詩情味很濃,再如《聽黃鶴樓吹笛》中的“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的那種貶謫之憂,使人耳聞目睹,觸物傷情,頓覺詩情韻味十足,余味無窮。
5.李白的傷感詩句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 ——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李白《怨情》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 —— 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 —— 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 —— 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 李白《勞勞亭》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 李白《淥水曲》
壹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 李白《丁督護歌》
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 —— 李白《江夏別宋之悌》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 李白《獨不見》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 李白《丁督護歌》
6.感情詩句大全李白
1) 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周邦彥《玉樓春》 2)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裏出西來施。 -黃増《集杭州俗語詩》 3)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 4) 明月樓源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bai—範仲淹《蘇幕遮》 5)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du月情濃。
——曹雪芹《紅樓夢引子》 6)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7)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秦觀《鵲橋zhi》 8)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牋費淚行。
——晏幾道《鷓鴣天三首其二》 9)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dao摸魚兒二首其壹》 10)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戴叔倫《相思曲》。
7.傷感的詩句李白傷感的詩句
1.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3.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壹帶傷心碧。 —— 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4.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5.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 李白《怨情》
6.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
希望對妳有幫助,請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