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烏衣港舊時王謝堂前燕下壹句

烏衣港舊時王謝堂前燕下壹句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兩句出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 劉禹錫: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劉禹錫《金陵五題》的第二首。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 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頭二句以此橋名、巷 名為對,實在是妙手天成。妙對更妙在不落痕跡地融入了詩人對世界 的感覺: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 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 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 稀疏,荒草沒徑了。妙處是沒有盡頭的,因為妙處可以改變方向和方 式,甚至把原先的妙處變作新的妙處的背景。詩人壹點靈感,借壹只 燕子閱盡世事滄桑。晉朝傅鹹《燕賦序》說:“有言燕今年巢此,明 年故復來者。其將逝,剪爪識之。其後果至焉。”詩中正是抓住燕子 有辨認和復歸舊巢的本能,從有理中寫出無理,從無理中隱含深理。 四百年前王謝堂前的舊燕,不可能那麽長壽、也不可能代代相續地飛 回原地方。但詩可以凝縮時間,使不可能成為可能。它奇思獨具地以 壹只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 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雲散發出了 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由此寫成的詩句是千古名句,由此 寫出的燕子也是極有歷史深度的千古名燕。這就難怪如《江南通誌》 所說,人們在烏衣巷上指認為王謝故居的廳堂匾額,題上“來燕”二 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