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含有稻的詩
1、《稻陂》
宋·陸遊
白水滿稻陂,投種未三宿,新秧出水面,已作纖纖綠。年來殘俸絕,所望。
2、《行官張望補稻畦水歸》
唐·杜甫
東屯大江北,百頃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亂。插秧適雲已,引溜。
3、《稻積峰》
宋·陳巖
探得松苓足養身,仙家留稻倉囷。豈知山下人辛苦,五月青苗已糶新。
4、《戲詠老農觀稻以秋字為韻》
宋·方回
扶杖行阡陌,粳秈極望秋。兒孫邀按視,父宿聽分抽。村佃同黃馘,山妻。
5、《嘗稻》
宋·羅公升
楚稻中秋熟,珠璣碗面浮。已諳藜藿味,敢作稻粱謀。農業年年減,官征。
6、《從幸親稼殿觀新秧稻奏禦》
宋·宋庠
宸扆尊農扈,滮池入禁廛。耨區周耜熟,分墢禹溝連。苒苒香塍色,油油。
7、《西成獲稻數十斛輒分三子壹甥二首》
明·王跂
九齡文弱驕庭寵,三十清狂恃母憐。常謂優遊堪卒歲,不知饑凍逼衰年。
8、《南鄉子·臥稻雨餘收》
宋·黃庭堅
臥稻雨余收。處處遊人簇遠洲。白發又扶紅袖醉,戎州。亂折黃花插滿頭。
9、《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壹詠·稻畦》
唐·韓愈
罫布畦堪數,枝分水莫尋。魚肥知已秀,鶴沒覺初深。
10、《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唐·唐彥謙
為笑江南種稻時,露蟬鳴後雨霏霏。蓮盆積潤分畦小,藻井垂陰擢秀稀。
關於稻的詩句
1、家家打稻趁霜晴
宋
範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
2、室中盛稻粱
魏晉
阮籍
《詠懷》
3、十裏西疇熟稻香
宋
範成大
《浣溪沙》
4、臥稻雨餘收
宋
黃庭堅
《南鄉子·臥稻雨餘收》
5、但得時平魚稻熟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草草池亭宴》
6、稻粱收
宋
吳潛
《水調歌頭·重九先三日》
7、稻粢穱麥
先秦
屈原
《招魂》
8、稻粱棲畝雁初下
宋
陸遊
《即事》
9、處處人家打稻聲
宋
陸遊
《秋思》
10、吉日初開種稻包
宋
範成大
《四時田園雜興》
2.有關米字的詩句1. 菇米新炊滑上匙——宋 陸遊 《漁父·湘湖煙雨長菁絲》
2. 自看淘酒米——唐 白居易 《即事》
3. 波漂菇米沈雲黑——唐 杜甫 《秋興八首》
4. 濕薪如桂米如珠——宋 蘇軾 《浣溪沙》
5. 水多菇米——宋 蘇軾 《水龍吟·露寒煙冷蒹葭老》
6. 醉鄉曲米為春——宋 向子諲 《清平樂·薄情風雨》
7. 赤米厭晨炊——宋 朱敦儒 《朝中措·先生饞病老難醫》
8. 米鞅庵奐——宋 蔡伸 《點絳唇·月缺花殘》
9. 米齜綣庵——宋 蔡伸 《點絳唇·雲雨匆匆》
10. 米賤茅柴酒美——宋 張掄 《朝中措·鳴榔驚起鷺鷥飛》
11. 有寶珠如黍米——宋 張掄 《蝶戀花·碧落浮黎光景異》
12. 二升菇米晨炊——宋 陸遊 《烏夜啼·世事從來慣見》
13. 倩米元暉——宋 劉過 《沁園春·天下稼軒》
14. 壹任如鹽似米——宋 葛長庚 《賀新郎·俯仰天粘水》
15. 碗水把柴升米——宋 葛長庚 《水調歌頭·壹個奇男子》
16. 田舍米——宋 劉克莊 《滿江紅·疇昔臚傳》
17. 米場鐫價——宋 劉克莊 《鵲橋仙·去年無麥》
18. 廣致米商船——宋 劉克莊 《蔔算子·東甽寧馨兒》
19. 惜得米陽關——宋 劉辰翁 《水調歌頭·山水無宿約》
3.形容糯米的詩句有哪些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裏,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雲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壹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
4.贊美大米的詩句1、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bai淘。
出自:清·符曾《上元竹枝詞》。
譯文: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壹樣的江米。
2、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
出自:du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譯文:在稻花的香氣裏,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壹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3、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zhi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出自:唐·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譯文:房主荀媼給我端來菇米飯,盛滿像月光壹樣皎潔的素盤。這不禁使我慚愧dao地想起了接濟韓信的漂母,壹再辭謝而不敢進餐。
4、波漂菇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壹漁翁。
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譯文:波浪中的菇米叢猶如黑雲聚攏,蓮子結蓬,紅花墜隕。多想像飛鳥壹般自由滑翔於秦中的天空,現內實卻困我在冷江上無言垂釣。
5、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容。
出自:唐·杜甫《憶昔二首》。
譯文:稻米、粟米雪白如流脂,品質都很高,無論公家還是私人的糧倉,都盛得滿滿當當,儲備充盈。
5.有關弋陽大米粿的作文春節將至,走在市場上,遠遠地就可聞到壹股稻香味。尋著這味,發現不少攤位上擺著白米粿。這粿,圓的如餅、方的如磚,有的還在冒著熱氣。這攤,給了我壹個信號:春節臨近了。這粿似乎具有穿越時光的引力,壹下子就把我帶到了上山下鄉的那段歲月,讓我想起了參與制作白米粿的經歷。
忙碌了壹年的農民,在他們的心目中,春節是大事、盛事。那是壹年辛勞後的放松、壹年勞作後對自己的犒賞。全村上下、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殺豬宰雞,制作糕點,為了大年三十的歡聚,為了春節裏的那場“春酒”……
為春節忙碌的事情很多很多,制作白米粿就是其中的壹項。有壹回,我參加了壹戶農家的白米粿制作過程,那種快樂至今還讓我回味無窮。
那天,天還沒有放亮,但是雞鳴聲已經催促著我起床。廚房和大院傳來熱鬧的嘈雜之聲。我走進廚房,廚房裏熱氣騰騰,柴燒得竈火旺旺的,火苗撲騰撲騰地往外竄,火膛中散發出陣陣松香味,不時地還可以聽到松木枝燃起松油時發出的“劈啪、劈啪”的聲音。火把大鍋裏的水燒得翻滾,杉木做成的蒸籠坐在鍋裏,直往外冒著熱氣。房東大嫂將前夜浸泡的粳米用勺子撈出,將水濾幹,壹勺壹勺地放進蒸籠,直到大約八成滿。水汽、煙霧交融在壹起,廚房朦朦朧朧的,透過這朦朧,還是可以看清房東大嫂和屋裏的人臉上洋溢著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