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給學生平時積累語言的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上口語交際課時,壹個班的學生中,大部分學生不知道說什麽,只有幾個學生能說會道,踴躍發言。有的想說卻找不到適當的語言,詞不達意,引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有的樂意發言的,也是只言片語不能完整的講壹段話,這都反應出了學生平時語言積累不夠的問題,古人雲“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累,僅僅靠教材中的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學生會閱讀,能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書籍文章,閱讀自己喜歡閱讀的課外書,閱讀過後能進行簡單的復述,並且能說出自己喜歡那些段落或者喜歡那些詞語,這樣就可以做到在閱讀中積累。同時,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表達,在平時的交流中,優異捕捉學生不經意間表達出的好詞佳句,適時地表揚激勵,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繼續積累的興趣。
二、抓住課堂進行滲透說話訓練
每個單元中間安排的口語交際,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教師在上新課前,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和激情,讓學生“多看”、“多想”、“多說”、“敢說”,在師生的互動之中充分提升交際能力。
1、圖文結合,大膽想象“說”
新課改理念下的語文教材中,每壹篇課文都配有形象生動豐富多彩的圖畫,這就給學生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給說話提供了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利用好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打開語言的閘門,無拘無束地交流,暢享交流的快樂,從而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
2、創設情境,盡情表演“說”
教學詩歌、古詩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詩歌類、古詩類的文章畫成壹幅簡單的圖畫,改寫成優美壹段句子,並且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將文字說得生動、具體。教學有大量插圖的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在插圖處進行仔細觀察,將這幅插圖說得詳細具體。教學語句含義深刻的文章時,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將句子的意思表達出來。教學童話、寓言故事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故事的特點,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分角色表演,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復習了課文中的內容,也是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過程。
3、續編故事,拓展延伸“說”
在教材編排之中,有很多通話和寓言故事,這些優美的童話和寓意深刻的寓言也給學生留下了施展才能的機會,例如:《守株待兔》這篇課文既是壹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壹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這則寓言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我就因勢利導,向學生提問:還會有兔子來撞在這棵樹上嗎?這個人還會和上次壹樣撿到兔子嗎?他的生活會怎麽樣?……這樣順著課文情節,讓學生展開想象,既延伸了課文內容,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抓準學生交流的時機
教師除了利用口語交際課、平時的語文教學外,還可以抓住適當的時機,靈活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例如在壹次口語交際課上,我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讀吃過那些水果?是誰給妳買的?您最愛吃的水果有那些?這些水果是什麽形狀?成熟時是什麽顏色?味道有什麽特點?這時全班同學就像炸開了的鍋,妳壹句,我壹句,積極發言,,這樣做到了感性認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使口語交際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
四、聯系實際挖掘交際材料
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現模擬情景,激發學生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例如我在語文課上向學生提問:妳們上過街嗎?和誰壹塊去的?都賣了那些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搞價了沒有?那個商店的售貨員服務態度好?比比看,哪家的貨物便宜?壹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口語交際十分活躍。
五、寫作教學提高交際能力
寫作和口語壹樣同是表達,寫作是我手寫我心,口語交際是我口說我心,在正式寫作之前可以讓學生口述自己如何寫這篇課文,大膽地談談自己的想法,這都有利於口語交際,加強寫作訓練,從低年級寫壹句話到中年級寫壹段話,再到高年級寫壹篇作文,語句通順,條理清晰,重點突出,都需要學生的語感文字的準確運用,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幫助作用。
六、樂於表達提高交際能力
要使學生樂於表達,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當走近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學生。要調動學生的興趣,首先必須了解他們關心的是什麽,進行口語交際的時候,就可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小學生非常愛看《喜羊羊和灰太狼》,這個時候可抓住學生這個興趣點,讓學生說說:妳最喜歡動畫片裏的哪個人物,為什麽喜歡他?能不能把這個小節的故事情節復述壹遍?由於內容貼近學生,學生有話可說,就容易激發他們與人交流、溝通的欲望。
總之,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壹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合理利用教材,精心創設交際情景,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凡是能夠讓學生“說話”的機會,盡量交給學生,通過不同途徑鍛煉學生,就會達到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