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亞侯旅,侯強侯以。有嗿其饁,思媚其婦。
這是說除去草木,將土耕得散松松地。上千對的人壹齊耘田,高田低田都有人耕作著。父、子、兄、弟,壹個個筋強力壯,勁頭兒挺足。送飯的鬧鬧嚷嚷地來了,都是些漂亮的娘兒們。這是大規模集體勞動的場面,以簡短的文字描繪出復雜的動態,正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特色。又如《良耜》篇寫收獲的場面道:
獲之挃挃,積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這壹節的大意是說: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積。堆得像墻壹般高,梳篦壹般密。上百的谷倉裝滿了。女人孩子都得到了休息。這裏也是以寥寥幾句展示巨幅圖景,給人深刻的印象。
敘事詩是《大雅》裏的突出部分之壹。《綿》、《生民》、《公劉》三篇是其中更突出的部分。《生民》歌詠周始祖後稷的靈跡和功德,在那些神話化的敘寫中反映周人對於這壹傳說人物的熱愛,因為相傳他是農業的發明者。
誕寊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誕寅之平林,會伐平林;誕寅之寒冰,鳥覆翼之。鳥乃去矣,後稷呱矣。實覃實訐,厥聲載路。
這壹章寫後稷被棄而不死的神異。最初得牛羊餵乳,最後得鳥類覆翼,當群鳥飛去的時候,後稷開始啼哭,聲滿道路。這些敘寫,簡潔而生動。三千年前的文學語言已經如此精煉,簡直使人不得不驚異了。本篇寫後稷試種瓜、豆、禾麻等莊稼:
藝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麥幪幪,瓜瓞唪唪。
寫後稷後來種谷的成績:
實方實苞,實種實襃,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
這裏有豐富多變化的形容詞。此種對於莊稼的鄭重的描寫,反映古人對於掌握農業技術的喜悅。
《公劉》篇寫周人由邰到豳的壹次移民,從準備起程寫到定居營建。關於觀測地形、經營官室、分配田畝、君臣宴飲,以及水利、軍制,甚至鍛冶等事都有敘寫。
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掛著佩刀,上下山原。這就是勤勞的移民領袖公劉的形象。
於時處處,於是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
這就是開始得到安居的大眾,歡樂笑語的生活圖景。
《綿》是寫周人在古公□父率領下,由豳遷到岐下的又壹次移民。詩***九章,從遷岐、授田、築室直寫到對外族的鬥爭。第三章寫岐下土地的肥沃道:
周原朊朊,堇荼如飴。
連苦菜都長得像糖壹樣甜,見得水土之美,真是善於形容了。第五、六章寫開始建築的情形道:
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抹之□□。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鼓弗勝。
敲起大鼓本是為了鼓勵勞動,但是百堵之墻同時並起,盛土、倒土、持土、削土的聲音把鼓聲都壓下去了。讀了這壹段,那場地上眾多的勞動者和十分起勁的勞動的場面壹下子就像在讀者眼前出現。這真是有聲有色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