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通用5篇)
現如今,我們總不得不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特別註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大家知道發言稿怎麽寫才正確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責任在於擔當。
責任如陽光,能激發潛能;責任如甘露,能凈化心靈;責任如燭光,能照亮人生。勇於擔當,源於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沒有幹事創業的崇高追求,沒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沒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事業是不可能成功的。壹個人不論職務高低,壹旦走上了工作崗位,就意味著肩挑擔子,背負責任。
古人雲,“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對於應負的責任,迎著風險也要幹好,實踐擔當的精神,提升擔當的能力,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準的責任意識、擔當精神。花木蘭替父從軍體現的是壹位兒女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精忠報國體現的是南宋名將嶽飛對國家的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體現的是範仲淹對人民的責任。
責任是人與生俱來的壹種約束、壹種使命。做人有責任,做事有責任,幹社區工作則更應有責任。責任是什麽?責任就是份內應做的事情,是崗位職責範圍內應承擔的任務,是“在其位”應當完成的使命,是“食俸祿”必須不講任何條件任何價錢去做好的工作。不論其範疇多麽廣泛,也不論其內涵多麽豐富,責任都既是壹種客觀需要,也是壹種主觀追求;既是自律,也是他律。正因為如此,我們說,責任是成就事業的可靠途徑,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
那麽,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們必須時刻認清責任,不畏責任,勇於承擔責任,樂於承擔責任。工作中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相信自己,熱衷挑戰。因為我們有了強烈的責任心,所以對待每壹位來辦事的居民,我們做到熱情、細心、耐心,對待居民來辦的每壹件事,我們做到做到盡最大能力解決居民困難。因為在我們心裏始終有這樣壹種執著的信念:這是我們的工作,我們就有壹種責任。說高尚點,這是對群眾負責!對黨和政府負責!對歷史負責!妳能夠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說自私點,這是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自己的人品負責,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如果只把工作當作壹件差事,或者只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麽即使是從事最喜歡的工作,妳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激情。社區工作是平凡的、瑣碎的、枯燥的、艱苦的。然而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是選擇了辛苦,選擇了責任。我們的工作,盡管辛苦但卻很有意義,當社區居民滿意的離開,當居民的困難得到解決,誰還能說妳的努力、妳的工作沒有意義?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負責任的人。與有些工作相比,幹社區工作可能是辛苦壹些。但既然天賦大任於我輩,我們就必須不僅視責任為約束、為義務,嚴守責任,同時還必須自覺把盡責的過程當作修煉的過程,把履職的過程當作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過程,在負責任、盡責任的奉獻中實現人生的價值、享受人生的快樂。
記得美國前總統林肯說的壹句話:“每壹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如此,妳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2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為打擊帶來關於作為壹個教師的責任於擔當演講,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能夠將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去。
只有“愛”才是暢想教育唯壹的主旋律,而這句話詮釋了教育的根本。為了讓孩子紅花映的更鮮艷、更紅,我甘當綠葉,為了讓綠色帶給人間大地,我甘願當小草,為了為了那無悔的選擇,為了那壹片純凈的天空,奉獻自己,永無止境!
五年前我懷著對幼兒的喜愛,帶著對幼教的憧憬,選擇了幼教專業,曾有人問過我:“當個幼兒園教師好不好”,我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好,因為我整天和壹群可愛的孩子在壹起,看著他們在自己的教育下壹天天的快樂成長,自己決定特別的自豪”。直到半年前我踏進這個行業才真正的體會到這個行業的責任和價值。不經意間,將近壹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留下什麽驕人的成績,也沒做出什麽驚人的舉。我只是想在這平凡和樸實中,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壹個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
愛是真誠的奉獻、愛是無私的付出。當孩子身體不舒服時,我會及時來到他們身邊,詢問病情,輕輕的撫摸他們,讓他們不再無助;當孩子應為問題迷惑不解時,我會給他壹個小小的提示,鼓勵他妳是最棒的,知道他舒展眉頭。這壹切的舉動,不是因為我要從孩子哪裏索取什麽,只是因為我是他們的老師、這是我的責任。多少次,下班時間過去了,望著正在哭泣還未被接走的孩子,我為他擦幹眼淚,給他講故事,唱兒歌,陪她做遊戲,因為我知道此刻我就是他的媽媽。
壹位稱職的教師,首先就要對自己班上的孩子了如指掌,這是基礎。我經常詫異班裏的其他老是能說出很多孩子在家裏的表現,而這些往往是孩子們不願意讓老師知道的。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些事情都是老師們在和家長溝通、交流時得來的信息。針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她都逐壹提出不同的要求,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她在說話的同時,壹邊還能用眼睛來幫忙,那眼神中有鼓勵、有溫柔、有提醒、也有嚴厲。別看他們年齡小,可他們的內心是豐富和敏感的,誰對他們好,他們都很明白。我不光要留心觀察,更要註意對他們的態度和方法。
成為壹名真正的教師,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總是擔心因為自己的奉獻不夠而給教師這稱呼畫上不合格的壹筆。轉眼半年過去了,漸漸的對幼兒教師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不在是單純課本上的那些理論知識了。每當面對天真、純潔的孩子們;看到家長們把孩子交給老師時那種充滿期待和信賴的目光,我深深的意識到作為壹名教師,我肩上的責任是多麽的重大。我們頭上那些美譽也不僅僅是人們對我們職業的崇高評價,更是對教師的殷切期望啊!在我的心中責任與愛同等重要。
在我的工作中,集體給予的力量是無法取代的,幸運的是我們有壹個年輕、充滿活力的、積極向上的大家庭。更有我們班裏配合默契、豐富經驗的張老師和楊老師,是她們讓我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給予我那麽對的理解和呵護,她們是我工作中溫暖的依靠,非常高興我能在這樣壹個團隊中工作和生活。
責任是愛的支柱,愛是責任的幸福回味。我無法說出哪個更重要。但我知道這兩樣缺壹不可。朋友開玩笑說:“幼兒園裏的孩子是嘴容易教的。”而我卻開玩笑的說“幼兒園的孩子是最難教的”。說容易教是因為孩子什麽都不懂,教的時候任妳發揮;說難教,也是因為孩子們什麽都不懂,所以出於責任心我們壹定要教好他們。除此之外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我慶幸自己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在感受了幼兒教育的瑣碎和忙碌之後,卻仍然喜愛我的職業,總能在瑣碎裏找到快了的理由。正所謂選我所愛,愛我所選。既然選擇可這份當初向往的事業,就安於平凡的工作,在平凡中享受快了吧。
讓我們把責任與愛真正的形成統壹的整體,使每壹位幼兒都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3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主題是:淺談學會感恩,擔當責任。很感謝領導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和在座的各位老師交流。在學校領導的支持與鼓勵下,在各位老師的幫助下,讓我在從教的這七年的學習與工作中收獲了很多,這也讓我多了壹份感恩。
還記得小時候,別人問我長大了做什麽工作?我毫不猶豫就說:“老師。”我想這可能是從小就受母親的影響的緣故吧,母親是壹名小學教師。還記得,小時候每每感受著母親對學生們那和藹可親的目光,傾聽著她對學生們的諄諄教誨,目睹著她為每壹個孩子所付出的壹切時,我就暗下決心,今生也要做壹名教師,壹名像母親那樣具有愛心、責任心,並且深受學生們既喜歡又尊敬的教師!2005年,我終於實現了兒時的夢想,當上了壹名小學教師。帶著幾許新奇與滿腔的豪情,踏上了三尺講臺。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我就被學校安排任教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工作。剛到壹個新環境,壹切都是那麽的陌生,但為了快速適應教學工作,更好地上好每壹節英語課,我真的下了不少苦功:首先,為了盡快熟悉教材和教學環節,我認真閱讀鉆研教學大綱、課標、教材和教參;其次,每壹節課前的備課,我更是做到備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關鍵點,學生,教學方法,甚至是課堂上的每壹個教學環節,每壹句話我都寫在紙上認真備。課余時間,我多聽其他老師的課,觀摩他們的課堂教學,學習她們教學手段和方法,然後再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壹段時間的摸索與努力,我熟識了學生,了解並初步掌握了課堂教學環節和壹些教學方法與手段,能輕松地駕馭課堂教學了。
壹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幫助,領導的關心,在此我要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七年來對我的幫助與指導,謝謝妳們,是妳們的幫助與指導,使我擺脫了初為人師的困惑與苦惱,使我如今成為壹名學生們喜歡又尊敬的英語老師。
烏鴉反哺,恨不能盡其意;羔羊跪乳,悔不能釋其情。山感恩地,方成其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地,方成其壯闊,世間萬物莫不感恩於心。更何況身為靈長的人呢?所以,我們教師不光要教給學生知識、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懂得壹些做人的道理——學會感恩。這才叫真正的“教書育人”。
作為英語教師,我經常利用英語教材中的潛在的感恩因素,開發英語課程資源,在合適的場合或時機在學生的心底播種感恩的種子,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幫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那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呢?
壹、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由於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需要鼓勵,表揚。在教學中要善於找好教育的切入點和結合點,進行自然的滲透。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 !”“Sorry.” 等表示問候、禮貌的句子,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初接觸的內容。只要在教學及日常交往中反復使用,創設真實的語言情景,學生自然就學會了在英語中禮貌用語的運用。例如,“Thank you”(謝謝妳)這壹常用的禮貌用語,在教學上,教師也應側重於學生這壹良好習慣的養成,並時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說“Thank you”;接受別人的贊美時,要說“Thank you”;接受別人的禮物時,也要說“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別忘了說“Thank you” 在學習“New Year’s Day” 的時候,引申到“Women’s Day”、“ Mothers’ Day、”等節日,回家後,要求學生用英語向父母及長輩祝福,使學生體會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同時也明白了應該體貼父母、關心他人。
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感恩意識。
1、在單詞學習中培養感恩意識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father, mother等家庭成員的單詞這壹課時,我讓全班同學把自己家人的照片帶過來,先讓全班說說父母平常多愛我們,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心血,激發孩子們對家庭的愛和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再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家人:This is my father. I love my father! This is my …我再帶領孩子們學唱歌曲I love my father, I love my mother, they love me…,使學生邊學歌邊表達了對父母濃濃的愛意!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doctor, nurse, farmer, driver等職業類單詞的時候,我讓學生學完單詞後觀看每種職業人在工作時候的情景,doctor和nurse在醫院裏幫助病人恢復健康,teacher辛勤教育我們成長,我們吃的大米、蔬菜、水果都在來自farmer們用汗水換來的……。各種職業的人們都為我們的幸福生活做出很大的貢獻,我們對於這些人是應該心懷感激之情的。
又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rice, fish, beef, noodles, 等食物單詞的時候,我給留了這樣壹個作業:讓學生們配圖文為自己和家人設計壹份菜單。通過設計菜單,很多學生知道了父母和長輩們的喜好,比以前更也知道關心長輩了。
2、在對話教學當中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PartA Let’s talk部分的對話的時候,我首先在全班進行壹個“Are you helpful at home ? ”的調查,結果發現很多同學在家是根本不會去幫父母做任何家務的,平時很多事情都是由父母代勞了。於是我布置他們壹個回家幫助父母做家務的任務,讓他們從真實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辛勞,把體諒父母和感恩父母的情感內化到心裏,並從行動表現出孝敬父母的行為。通過家庭問卷的調查,我了解到很多同學在和體驗以後都變得懂事多了,常常能在家幫助父母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少同學養成了clean the bedroom, sweep the floor等好習慣,同學們也有“I’m helpful at home”的自豪感。
總之,我們要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就要從小著力培養的感恩意識,使他們“吃水不忘打井人”,永不忘記別人的幫助之恩,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感恩之情,照亮了妳我的心房,也讓生活充滿暖意。那就讓我們感恩於心,做壹個懂得珍惜的人;責任於行,做壹個會承擔的人!
再次感校領導給予我這次機會,本人工作七年,經驗微薄,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能夠多提寶貴意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4作為壹名教師,我該擁有什麽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我常常思索的問題。做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我這麽多年來壹直奉行的座右銘。
壹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我身邊的每壹個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在同事那裏學會了謙虛,學會了待人真誠,學會了如何對待工作,學會了如何對待學生,學會了如何做壹名合格的教師。在我的心目中,我身邊的每壹位老師的優點都像壹盞明燈照耀著我的心扉,指引著我的做人方向。
來劉溝小學的第壹天我就被這兒的學習氛圍,工作氛圍深深地的感染了,不自覺的就投入到教師們工作學習生活的洪流中。經歷了才知道艱辛,經歷了劉溝小學的風風雨雨,我也成長起來,由原來的散漫、迷茫、眼界稚嫩成長為如今能適應快節奏工作,能自由運用現代化設施進行教學,能從不同側面看待問題,這些變化與領導和老師們的關心愛護是分不開的。下面,我將我近年來的工作向大家作以匯報:
多年來,我工作中壹直堅持“自己的事認真幹,別人的事幫著幹,學校的.事爭著幹”。對待學校的工作,這就要求壹個人是不是主動地去做,如果大家都不能主動的話,壹個集體就不再有生機不再有活力。我壹直都沒意識到,我的這種想法就是集體責任感。它支撐著我對於學校的任何工作,都能主動參與,並力求做得最好。我壹直住在學校家屬院,壹直堅持“以校為家”,我對學校的壹草壹木、壹磚壹瓦都十分珍惜,自覺地保護。學校的電路出了問題,我主動去接;水龍頭壞了,我及時去換;雨天,房子漏雨,我爬上去修。每天放學後我都要巡視學校,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每天我要看的就是學校的各科室是不是整理好了,窗戶是不是關了,門是不是鎖了,每壹個細節我都要看壹看。開學前的運書工作,都是我帶著幾位年青同誌去運,大家也樂與和我壹起勞動,曾經有幾個同事說就喜歡和老孟壹起幹活,能有大家這樣的認可,再苦再累,我也樂在其中。
老婆曾多次說我傻,多管閑事;也有朋友委婉地勸我做事不要太積極,不要累了自己。其實我也懂得輕閑的樂趣,也能感受到勞累的苦處,我也想好好地休息,也渴望生活的無憂無慮。但是,我無法做到視而不見,否則,我無法安心。說這些不是自誇我的品德多麽高尚,而是熱愛學校的情結已成為習慣,壹個個細節早已經融入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在社會大環境轉型期,在各種價值觀並存中,我為自己能保持這種純凈的原始的事業心而感到欣慰。愛校情結會支撐著我壹如既往地幹下去,並力求幹得更好。
與同事相處,我堅持不結怨,不仇視,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周圍出現壹種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的良好氛圍。與同事聊天,我無論什麽事情都只談觀點不爭辯,更不會強迫別人認同或接受我的意見。發現同事的毛病和問題,總是善意地提出,並註意時間、地點、方式、方法,用真心真情去關心他們。看到別人有困難時,我都會去幫助,即使幫不上什麽也會陪他們思考思考,盡壹分心力。發現同事之間有什麽矛盾,我都主動去幫助調解,消除誤會、化解矛盾。
真誠待人,在心與心之間鑿壹條滿載真誠的通道。正是由於我的這份真誠和熱情,換來了大家的信任。
有這麽兩句話,至今想起,心頭還是很熱乎。有次學校網絡壞了,好幾天不能上,正好我又不在家。“這個網,孟璠不來咱就沒法上。”非常普通的壹句話,恰恰是對我熱心和能力的肯定。另壹句是在申報師德先進的時候,領導說:在我們校沒得到孟璠幫助的人不多。我非聖賢,承擔不起這樣的誇獎。但能得到他們這樣的評價和肯定,我很知足。
在我工作之初,就聽說過這樣壹句話:“對每壹個老師來講,妳的學生可能在妳的班級裏是百分之壹,但對每壹個家庭來講,這個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頭頂上的壹片天”。我用自己那壹顆樸實的愛心時刻關愛著每壹位學生。既是教師又是家長的我,對師愛的理解又更深了壹個層次。在悉心引導他們學習時,我期待自己孩子也會得到他們老師的精湛講解;在認真批改作業時,我期待自己孩子也會得到老師仔細的批閱;在給留守的孩子們整理衣領時,我期待自己孩子也能得到他們老師生活上溫暖關懷?
我堅信對學生每多付出壹點,就離自己的期待更近壹步。我堅信對學生每多關心壹點,在外務工做生意的家長們的心裏就會多壹份安慰和溫暖。
有句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去全心的關愛學生,又期待誰來真正關愛自己的孩子?愛心,良心對壹個人來說是多麽重要。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思考中,我嘗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滋味,更體驗到了教師工作的價值。我不相信因果輪回,但是我崇尚人性的美好,堅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的行事風格。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不就是推動社會的進步,傳承人類精神文化和優良傳統嗎?這壹切不就是在我們普通個體的創造性工作中得以薪火相傳嗎?我是壹名普通的教師,壹直勤勤懇懇地做壹些普普通通的事。“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也是我奉行的做人方針。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甘為人梯,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壹直是我的心願。
在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之余,我主持並參與了多項課題研究。已結題的國家、省、市級課題4個,現主持《校園文化和學生德育生活實踐的研究》和《生活教育理論指導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這兩個課題。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的壹些點點滴滴,也詮釋著我個人對教師這壹行業的理解。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不斷積累人生感悟,豐盈自己的精神境界,做壹名昂揚向上、心無旁騖、團結協作的教師,創造壹個有內涵有意義的執教生涯!
新時代教師使命擔當作為發言稿5壹直簡單的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直到我站在三尺講臺的那壹天刻,我才真切的明白,老師的職責還遠不止這些。
在這樣壹個彰顯個性、信息爆炸的時代,教育越來越註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寬,社會的法制越來越健全,學生的民主意識也越來越強,而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者的權威性卻在逐漸減弱。要順利的進行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關鍵。
在這方面,生物技術學院老院長張xx,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曾幾何時,互聯網熱傳過這樣壹個帖子:生物工程是21世紀最有前途但又尷尬的專業。說的是生物工程專業高考高,知識更新換代快,但就業前景卻不容樂觀。這讓身為院長的張立軍非常難受。按理說,對畢業生就業工作,他可以有很多理由不去費這個心,但是他不這樣想,學生是我們培養的,我們有責任幫他們找到好工作。在他的提議下和堅持下,克服了重重阻力,院學術委員會經過反復討論和修改,最終形成了“生物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五項實施方案”,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了,就業率也提高了。他能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在學生面前,他是良師更是益友。
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年輕教師面前,體現的更加淋漓盡致。對於中青年教師來說,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幾乎是壹件不可能的事情。在他的鼓勵和幫助下,全院40多名教師都申報了,這40本申報書,他每壹頁都仔細閱讀並且提出修改意見,他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報。在年輕教師面前,他是領導更是夥伴。
師生關系和諧了,校園才會和諧,學習氛圍才會融洽,沈農之夢才會實現。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校的真諦,是時代的召喚,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作為壹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時刻銘記以學生發展為本這樣的觀念,以院老前輩老領導為榜樣,以傳道授業解惑和***築強盛沈農夢為己任,主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沈農才會進壹步發展,教育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