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關於嫦娥的詩句李白的詩

關於嫦娥的詩句李白的詩

1.李白關於嫦娥、中秋的幾首詩,寫詩名字就OK了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選自《全唐詩》 這是詩人避亂蜀中之作。

詩前兩聯睹月興感,用象征團圓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襯自己飄泊異鄉的羈旅愁思;詩後兩聯描狀中秋夜色,"見羽毛"、"數秋毫"兩句下字奇險,立意浪漫,別具壹格。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壹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兒欲下星鬥動,天樂壹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選自《全唐詩》 這首詩***十六句,每四句壹韻,每壹韻又是壹個自然段落。

第壹段寫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寫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襯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暢想,寫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發自然;最後壹段從暢想中曳回,寫日出月落,更就"絕景良時"抒發情感,略出桃源別後,難再重遊壹意。全詩景物隨時而變,情調隨景而移,有起伏叠宕之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選自《全唐詩》 此詩作於遠放江州之際,表現了物是人非的情感,於時間的轉換中逗出空的轉換,又於時空的轉換中,透出感情的轉換,昔之樂遊,今之苦嘆,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選自《全唐詩》 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於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於人間。

全詩詠物以虛現實,空靈含蘊,以中秋壹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 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 選自《宋詩鈔》 這首長歌十四聯二十八句,可謂中秋詩中的長篇。

詩中從月升寫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繪了中秋之月,又生動地記述了中秋人事。詩中"壹杯未盡銀闕湧,亂去脫壞如崩濤"氣勢堪壯,"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想象獨特,"千燈夜作魚龍變","低昂赴節隨歌板"說出民風,"歸來呼酒更重看","對月題詩有幾人"道來己情,全詩景情交錯,人我雜出,氣格抑揚,詩情頓挫,低回中轉酣暢,激越中出衰婉,實為中秋詠月詩中的上乘之作。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選自《宋詩鈔》) 這首詩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壹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這樣借傳說詠月,又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話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為迷人。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裏***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湧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壹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

2.古詩嫦娥的詩句

關於嫦娥的詩句:

1.把酒問月(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2.憶內(傅若金)

湘臯煙草碧紛紛,

淚灑東風憶細君。

浪說嫦娥能入月,

虛傳神女解為雲。

花陰晝坐閑金剪,

竹裏春遊冷翠裙。

留得舊時殘錦在,

傷心不忍讀回文。

3.甘州歌(符載)

月裏嫦娥不畫眉,只將雲霧作羅衣。

不知夢逐青鸞去,猶把花枝蓋面歸。

4.柳枝(和凝)

鵲橋初就咽銀河,

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樹,

豈能月裏索嫦娥。

5.宮中行樂詞其壹(李白)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

每出深宮裏,常隨步輦歸。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

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

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宮中誰第壹,飛燕在昭陽。

盧橘為秦樹,蒲萄出漢宮。煙花宜落日,絲管醉春風。

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君王多樂事,還與萬方同。

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後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

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繡戶香風暖,紗窗曙色新。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

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

今日明光裏,還須結伴遊。春風開紫殿,天樂下朱樓。

艷舞全知巧,嬌歌半欲羞。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宮鶯嬌欲醉,檐燕語還飛。

遲日明歌席,新花艷舞衣。晚來移彩仗,行樂泥光輝。

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

素女鳴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遊。

6.賀新郎(吳潛)

汲水驅炎熱。晚些兒、披衣露坐,待他涼月。俄頃銀盤從海際,推上璇霄璧闕。盡散作、滿懷冰雪。萬裏河潢收卷去,掩長庚、弧矢光都滅。壹大片,琉璃揭。玉ょ搗藥何時歇。幾千年、陰晴隱現,團圓虧缺。月缺還圓人但老,重換朱顏無訣。想舊日、嫦娥心別。且吸瓊漿斟北鬥,盡今來、古往俱休說。香茉莉,正清絕。

7.滿江紅(王清惠)

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後裏,暈潮蓮臉君王側。忽壹聲、顰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8.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沈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9.木蘭花慢 中秋(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沈浮?

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10.浪淘沙(高登)

璧月掛秋宵。丹桂香飄。廣寒宮殿路迢迢。試問嫦娥緣底事,欲下層霄。蘭玉自垂髫。拜命當朝。神仙會裏且逍遙。分取壺中閑日月,來伴王喬。

11.嫦娥(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3.關於嫦娥的詩句

1、《嫦娥》

唐代: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3、《嫦娥》

年代:明 作者: 邊貢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4、《浣溪沙》

唐代:閻選

寂寞流蘇冷繡茵,倚屏山枕惹香塵,小庭花露泣濃春。

劉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終是月中人,此生無路訪東鄰。

5、《月》

唐代:袁郊

嫦娥竊藥出人間,藏在蟾宮不放還。

後羿遍尋無覓處,誰知天上卻容奸。

4.關於嫦娥的古詩

把酒問月

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壹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 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 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侍宴賦得龍沙宵月明詩

劉孝威

鵲飛空繞樹。 月輪殊未圓。

嫦娥望不出。 桂枝猶隱殘。

落照移樓影。 浮光動塹瀾。

櫪馬悲笳吹。 城烏啼塞寒。

傳聞機杼妾。 愁余衣服單。

當秋絡已脆。 銜啼織復難。

斂眉雖不樂。 舞劍強為歡。

請謝函關吏。 行當封壹丸。

和範景仁王景彜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之二十賜燭)

梅堯臣

天子賜燭昏夜時, 嫦娥閉月栽桂枝。

稱量高下唯妍辭, 相與盡心無附離。

求安去病如上池, 照耀不容毫發私。

品藻壹定何可移, 光焰奪晝資爾為。

宣王徒美庭燎詩, 魏帝自徹月殿披。

我朝好士萬古垂, 搜索賢俊登蒿藜。

孰不力吐肝膽脾, 枉用晏飲生脤脂。

雲龍將見升騤騤, 燃此必欲無所遺。

收殘喜氣蒸炊, 蜜蜂◇愧空多知。

永叔石月屏圖

蘇舜欽

日月行上天, 下照萬物根。

向之生榮背則死, 故為萬物生死門。

東西兩交征, 晝夜不蹔停。

胡為虢山石, 留此皎月痕常存。

桂樹散◇陰, 有若圖畫成。

永叔得之不能曉, 作歌使我窮其原。

或疑月入此石中, 分此二曜三處明。

或雲蟾兔好溪山, 逃遁出月不可關。

浮波穴石恣所樂, 嫦娥孤坐初不覺。

和馮中允仙娥峰

王禹偁

熊耳如當出檻熊, 仙姿孤秀壓諸◇。

采芝逋客憐貞質, 化石佳人◇麗容。

身上霓衣慵整頓, 天邊華蓋會裁縫。

嫦娥月裏休相笑, 萬古應無竊藥蹤。

5.關於嫦娥的詩

《嫦娥》

作者: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和馮中允仙娥峰》

作者:王禹偁

熊耳如當出檻熊, 仙姿孤秀壓諸。

采芝逋客憐貞質, 化石佳人麗容。

身上霓衣慵整頓, 天邊華蓋會裁縫。

嫦娥月裏休相笑, 萬古應無竊藥蹤。

《把酒問月》

作者: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 我今停杯壹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 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 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裏。

《侍宴賦得龍沙宵月明詩》

作者:劉孝威

鵲飛空繞樹。 月輪殊未圓。

嫦娥望不出。 桂枝猶隱殘。

落照移樓影。 浮光動塹瀾。

櫪馬悲笳吹。 城烏啼塞寒。

傳聞機杼妾。 愁余衣服單。

當秋絡已脆。 銜啼織復難。

斂眉雖不樂。 舞劍強為歡。

請謝函關吏。 行當封壹丸。

6.關於中秋節李白的古詩

《靜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註釋:

1、靜夜思:安靜的夜晚產生的思緒。

2、床:此詩中的“床”字,是爭論和異議的焦點。今傳五種說法。

①指井臺。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詩意圖》。

②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於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古代井欄專門有壹個字來指稱,即“韓”字。《說文》釋“韓”為“井垣也”,即井墻之意。

③“窗”的通假字。從意義上講,“床”可能與‘窗’通假,而且在窗戶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參照宋代版本,‘舉頭望山月’,便可證實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從時間上講,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對作者原意的忠誠度上,更加可靠。

④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幹》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註》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⑤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壹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紮功能類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

3、疑:好像。

4、舉頭:擡頭。

譯文:

皎潔月光灑滿床,恰似朦朧壹片霜。

仰首只見月壹輪,低頭教人倍思鄉。

擴展資料:

文學賞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豐富深曲的內容。境是境,情是情,那麽逼真,那麽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壹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壹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壹切,想到家裏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沈思之中。

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壹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它的內容是單純的,但同時卻又是豐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它的構思是細致而深曲的,但卻又是脫口吟成、渾然無跡的。

從這裏,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的“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百度百科-靜夜思

7.有哪些關於嫦娥的詩句

《把酒問月》(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壹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賞析: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原註:“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壹種風流自賞之意溢於言表。全詩從酒寫到月,從月歸到酒;從空間感受寫到時間感受。其中將人與月反反復復加以對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繪與神話傳說,塑造了壹個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於中也顯露著壹個孤高出塵的詩人自我。雖然意緒多端,隨興揮灑,但潛氣內轉,脈絡貫通,極回環錯綜之致、渾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轉韻,平仄互換,抑揚頓挫,更覺壹氣呵成,有宮商之聲,可謂音情理趣俱好,故“於古今為創調”(王夫之《唐詩評選》)。

8.關於中秋嫦娥的詩句

1、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劉禹錫

2、中秋中夜月,世說懾妖精。顧兔雲初蔽,長蛇誰與勍。未追良友玩,安用玉輪盈。此意人誰喻,裁詩穿禁城。《中秋夜思鄭延美有作》作者:孫緯

3、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晏殊:《中秋月》

4、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壹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5、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6、壹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8、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9、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作者:晏殊

10、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嫦娥》

11、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12、人生交契無老少,恰似嫦娥憐雙燕。富貴榮華春夢中,夏來全占滿床秋。曲折虛堂瀉清快,可憐壹曲還京樂。

13、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14、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15、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6、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劉禹錫

17、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