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號樊川居士。在中國詩歌史上,是壹個很有名氣的詩人,他是晚唐的著名作家,他的七絕寫得非常好,在他所寫的七絕中最有名的當屬他的詠懷詩。他的文章也寫得非常漂亮,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江南春》這首七絕是杜牧寫江南春景最有名的壹首。
全詩文字輕快,詩人用極具簡單扼要的語言描繪出了壹幅既生動形象又豐富多彩且富有氣魄的江南春景圖,呈現出了壹種深邃又優美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心中的那壹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千百年來素負盛譽。
(1)首聯,“千裏鶯啼綠映紅”。
這七個字,寫的是江南的春景。遼闊的千裏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
“千裏”,泛指整個江南大地,古人往往用千裏、萬裏等詞來泛指面積之廣闊。
“鶯啼”,是詩人所寫江南春景的第壹個意象。古人很喜歡將“鶯啼”經常和“燕語”,“蝶舞”這兩個意象連用,它們都是古代詩人寫春天景色最容易寫到的、最喜歡寫到的意象。
鶯啼寫的是聲音,是從聽覺這個角度來寫的。
“綠映紅”,是從視覺的角度來寫江南之美,寫出了江南春景最獨特的壹個特點——色彩斑斕。
詩人從聽覺、視覺兩個方面把整個千裏江南的美景給寫盡寫透了。
(2)頷聯,“水村山郭酒旗風”。
這壹句詩人寫的是人文景觀,有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其中最核心的是“酒旗”。
無論是在水村,還是在山郭,到處可以看到的都是酒旗。
詩人壹個“風”字,寫出了水村山郭中的酒旗在風中搖曳飄動的那個動感。
這是詩人所寫的江南景色的第二個特點。
將第壹句與第二句對比,妳會發現第壹句的詩人描寫的那個景色是春天獨有的景色。而第二句雖然也是寫的江南的景色,但它並非是春天獨有的。
這就帶來壹個問題了——詩題為“江南春”,從理論上說,詩人的每壹句每壹個字都得緊扣這“江南春”這三個字來寫,第壹句是做到了,但第二句寫的卻不壹定是江南的春景。
其實,詩人除了看到春天獨有的景色之外,他還看到了江南的另外壹個意象——酒旗。詩人對那隨風飄蕩的酒旗特別敏感,且十分關註,故此他把酒旗寫到了江南春景之中。
所以,這個“酒旗”是壹個人為的景觀。將這個寫進江南的景色之中,這與詩人獨有的感受有關。
此句透露出詩人對酒旗有壹種特殊的感情。只要有酒旗,就有酒館,只要有酒館就有酒來賣。
清脆歡快的鶯啼此起彼伏,從從綠柳之中春花姹紫嫣紅,小橋人家依山傍水,間或有酒館的酒旗迎風招展,江南最為典型的意象,就在這靜與動,紅與綠,自然與人文的映襯中歷歷在目。這些景象由千裏二字領起,如同攝影師使用了廣角鏡頭,展現出壹派明朗艷麗的江南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