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單詞、短語背得很快,但是運用到句子中就不會讀了,有的學生考試成績不錯,卻不敢張口讀英語,主要還是學生沒有把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練結合起來,而其中“說英語”並會“用英語”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 朗讀是學習壹門語言必須掌握的壹種基本技能,發音標準,朗讀流利是學習英語的首要要求。對於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壹、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學生剛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只會模仿,所以他們需要聽正確的英語示範發音,然後模仿發音。而老師需要幫助學生加大聽力訓練力度,並且在聽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關註語音和語調,比如說單詞或者句子的升降調、重音等。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單詞的目的是為了把“詞”放在“句”中去運用,在聽的基礎上開口說英語,要大膽說,大聲說,在說英語的過程中拋掉不好的朗讀習慣。
另外,老師要以身作則,在課堂上堅持正確的朗讀方式,從課文教學開始讓學生能聽到正確的發音讀法。
二、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朗讀材料
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尋找適合的朗讀材料有些困難,而對於小學生來說,除了課本上的內容,也不知道什麽樣的朗讀材料是適合自己的,所以這就需要老師來提供。
我們可以找壹些貼近生活而且有趣味性,適合學生水平的小故事或者小短文,也可以讀壹讀童謠兒歌或者繞口令等。在準備朗讀材料時,也要引導學生重視單詞、短語和句子的關聯,熟悉材料後不會覺得難,由此產生繼續朗讀的興趣。
我給五年級的同學準備的朗讀材料就有小作文和詩歌。小作文是介紹自己的,從外貌到愛好,單詞和句型都是學過的,所以學生讀起來不會有壓力,而詩歌是對四季的描寫,就四句話,也是學過的單詞,學生不陌生就不會有挫敗感。
三、朗讀需要用多種方式訓練
學習英語不是壹蹴而就的,語言的學習最終是要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的,英語朗讀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豐富自己的詞匯量,還可以提高口語能力,所以在學習前期,英語朗讀就需要多加訓練。
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我們可以隨時利用多媒體進行朗讀訓練,利用豐富的圖片和有趣的聲音來吸引學生的註意力,也更能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
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點名個人讀,讓同學們互相評壹評,讀的好的可以做小老師來領讀,當然也可以全班壹起讀。
在課後,我們也可以以班為單位舉辦英語朗讀競賽活動。學生可以自選朗讀材料,篇幅不限,內容不限,只要讀準確,讀流利就行。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不管用什麽樣的方法訓練,也不管學生自身的水平如何,我相信只要堅持每天朗讀,我們的學生都會愛上朗讀,自信開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