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什麽是儺戲?

什麽是儺戲?

儺戲,也稱為儺舞,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之壹。約在元明時由古代儺儀發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鐘馗形象在儺儀中出現,儺戲才應運而生。

儺戲流行於四川,貴州,安徽貴池、青陽壹帶以及湖北西部山區。戴柳木面具的演員扮演傳說中的驅除瘟疫的神——儺神,用反復的、大幅度的程序舞蹈動作表演,多在固定的節日演出,極具原始舞蹈風格。

儺戲是在儺舞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的戲劇形式。儺戲表演的主要特點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扮作鬼神歌舞,表現神的身世事跡。

由於歷史背景和所接受的藝術影響不同,儺戲分為儺堂戲、地戲、陽戲三種。地戲是由明初“調北征南”留守在雲南、貴州屯田戍邊將士的後裔屯堡人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壹種儺戲,沒有民間生活戲和才子佳人戲,所演都是反映歷史故事的武打戲。而陽戲則恰恰相反,它是端公法師在做完法事後演給活人看的,故演出以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為主,所唱腔調亦多吸收自花鼓、花燈等民間小戲。

中國西南部貴州省東北部地區至今還有大量儺文化遺存,許多地方有儺戲演出。德江縣至今還有六十幾壇儺壇,演員上百人,德江儺戲古樸、粗放,保存著儺戲文化較多的原始形態,法事內容十分繁多。

貴州儺戲面具壹般用柳木、白楊木制作,在面具造型上,註重人物性格的刻畫,依此可將儺面具分為幾大類:正神、兇神、世俗面具、醜角面具、牛頭馬面。正神都是正直善良。

儺戲的演出劇目有《孟姜女》、《龐氏女》、《龍王女》、《桃源洞神》及《梁山土地》等,此外還有壹些取材於《目連傳》、《三國演義》、《西遊記》故事的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