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寫於1935年10月,原為詩人壹首長詩中的片段,後將其獨立成章,因此標題名之為《斷章》。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
李健吾先生曾經認為,這首詩“寓有無限的悲哀,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而詩人自己則明確指出“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對於自己和詩人 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說:“我的解釋並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並不妨害我的解釋。與其看做沖突,不如說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魚目 集〉作者》)。實際上,無論是詩人所自陳的“相對”,還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裝飾”,都是對於“確定性”的消解。“妳站在橋上看風景”,這裏的“妳”, 無疑是在從確定的主體視角觀看“風景”,有著壹定的“確定性”或“主體性”;而在“明月裝飾了妳的窗子”這壹詩句中,“明月”在“向妳”或“為妳”而存 在,這裏的“妳”,無疑亦有著明確的“確定性”或“主體性”。很顯然,該詩兩節中的首句,都顯示出某種確定性的“喜悅”。而每節中的第二句,卻又是對“確 定性”的消解。“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妳”、“妳裝飾了別人的夢”,“妳”在首句所獲得的“確定性”與“主體性”,卻又被這兩個詩句所“相對化”與“客體 化”,“確定性”的“喜悅”演變為“相對性”的“悲哀”。如此種種,卻又落入了“詩人”的“觀看”之中,詩作以“妳”這樣的第二人稱寫成,又使前面的壹切 落入了另壹重的“相對”。從這首詩中,我們無疑能夠領略到悲哀、感傷、飄忽、空寂與淒清的復雜情緒。但另壹方面,如果我們能從這首詩中領悟到宇宙萬物包括 現實人生息息相關、互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卻又能夠獲得某種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詩句,給了我們相當豐富的感受與啟示!
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地 加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使得詩歌含蓄深沈,頗具情調。(南京師範大學何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