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言而無信,壹言既出,駟馬難追。 ——中國俗語
2.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4. 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南北朝:劉義慶
5. 柳季曰:“君以鼎為國,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魯侯乃獻岑鼎。——先秦:左丘明
6. 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明代:宋濂
2.勸告不講誠信的人,妳會說的詩句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抱誠守真:誌在真誠,恪守不違。
赤誠相待: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誠心誠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實意:形容十分真摯誠懇。
誠心正意:心意真誠懇切。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
亦作“誠心誠意”。 犬馬之誠:比喻誠心實意。
壹般謙稱自己的誠意。 信守不渝:堅守信用不變。
言必信,行必果: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壹定守信用,做事壹定辦到。
言而有信:說話靠得住,有信用。 言信行果:說了就壹定守信用,做事壹定辦到。
同“言必信,行必果。” 言行信果:說了就壹定守信用,做事壹定辦到。
同“言必信,行必果”。 壹諾千金: 諾:許諾。
許下的壹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
壹言為定:壹句話說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說話算數,決不翻悔。
君子壹言,駟馬難追(君子壹言,快馬壹鞭):比喻壹言為定,決不反悔。 壹言九鼎: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
壹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季路壹言:比喻信用極好。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李白《俠客行》的詩句,形容承諾的分量比大山還重,極言誠信的重要。 “人無信而不立”。
“人而無信不只其可”(孔子),延伸之意就是:“信,則知其可”。 “季布無二諾,侯贏重壹言”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3.關於自私、不講誠信的經典的句子1. 為什麽人總是那麽自私呢?面對不愛的人的時候就是魔鬼,壹句話也不給;面對愛的人的時候就是天使,可以給整個世界,怎麽這兩種矛盾,會融合在壹個人身上呢?
2. 當自私的人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他滿足之後,他才會站出來為妳們爭取妳們所想。這個世界就是這麽醜惡,我們要面對現實,我們才可以走我們的路。大家站出來看看我們的世界,這個就是我們的世界,這個就是我們的選擇。
3. 其實,愛家人,就是先愛好自己,愛自己,不是自私,是真真切切的對家人的愛,更是大愛。當妳累垮自己的時候,當妳掙下很多錢的時候,以為這樣就可以給妳家人最優質的生活,可是妳想過沒有,家人的物質生活也好,精神生活也罷,都是因為妳的存在而擁有,這就是老天賜給妳的財富,這些財富是因為妳而存在,當妳不再的時候,財富也就不再了。
4. 奉獻需要付出,自私的人永遠不懂奉獻。正因為童心沒有被自私的蛀蟲侵蝕,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給予。所以,我呼喚童心,讓世界充滿愛心,讓奉獻的人受到尊敬,讓奉獻精神流芳千古。
5. 如果愛裏沒有責任,愛就變得自私。如果愛裏沒有節制,愛就容易放縱。如果愛裏沒有平等,愛就變成壹種施舍。如果愛裏沒有尊重,愛就變成壹種專制。如果愛裏沒有喜樂,愛就不能成為真愛。如果愛不能光明正大,愛就是罪惡的化身。
6. 凡是人,就不免多多少少地有些自私的欲念,這本無可厚非,只是這自私若傷害到別人,將別人損害得很重時,就該克制了。
7. 科學決不是壹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8. 想要守護心愛的事物,不希望別人擔心,那些都是自私的想法,我最討厭不珍惜自己的人。
9. 人,天生自私自利,嫉賢妒能,常常在攀比中不能滿足現狀,而背負了太重的思想包袱,整天陷入黑暗中苦苦掙紮,直到被這種無形的內在壓力壓垮,也未解其因。
10. 如果愛裏沒有責任,愛就變得自私。如果愛裏沒有節制,愛就容易放縱。如果愛裏沒有平等,愛就變成壹種施舍。如果愛裏沒有尊重,愛就變成壹種專制。如果愛裏沒有喜樂,愛就不能成為真愛。如果愛不能光明正大,愛就是罪惡的化身。
11. 自憐、自戀、自苦、自負、自輕、自棄、自傷、自恨、自利、自私、自顧、自反、自欺加自殺,都是因為自己。自用、自在、自行、自助、自足、自信、自律、自愛、自得、自覺、自新、自衛、自由和自然,也都仍是出於自己。
12. 那種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們升華並賦予我們力量的愛情,才能算是壹種高尚的熱情;而使我們自私自利,膽小怯弱,使我們流於盲目本能的下流行為的愛情,應該算是壹種邪惡的熱情。
13. 如果能放下自我的執著心、自私心、煩惱心、追求心、厭惡心、不耐煩心,那時就能見到佛性。簡單來說,如何放下是師父教的,見到佛性或智慧的顯露卻不是任何人給的,連佛也無從給妳,那是妳自己本來就有的,修行的過程就是回歸妳的本心的過程。
14. 不要總是想著靠誰,人都是自私的,只有妳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放棄,有時候比爭取還困難,因為放棄也是壹種選擇。放棄的最高境界是不後悔。做任何事都要付出成本,人生最大的成本不是金錢和時間,而是機會。壹個人越是什麽也不願放棄,就越容易錯過人生中最寶貴的機會。
15. 要是自私的人想占妳的便宜,就不必理睬他,更不必報復他。當妳想跟他扯平的時候,妳對自己的傷害,遠比對那家夥的傷害更多。
4.關於誠信的古詩1.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禮記·中庸》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孔子語》5.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明·薛瑄《讀書錄》 6.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 7.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
唐·柳宗元《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9.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
宋·蘇轍《三論分別邪正劄子》 10.至誠則金石為開。《西京雜記》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