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營銷作為壹種新的營銷理念,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同質化為前提,以文化分析為基礎,以滿足消費者的文化需求為目標,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創造、實施和維護的文化滲透過程。從戰略意義上講,文化營銷是企業為滿足不同文化下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實施強文化滲透而制定的戰略營銷。
文化營銷的理念倡導企業以實現社會價值為組織目標,以保持源於文化需求的企業持續核心競爭力,並使之與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相壹致。
3.文化營銷如何影響環境因素?
文化多樣性形成了具有相同感受、認知、反應(情感反應、信仰、價值觀和人生目標)、行為(習俗、儀式、行為準則等)的不同群體。)和環境特征(居住環境、地理位置和重要建築)。
由於社會階層的差異,消費者的認知也存在差異。收入的差異改變了人們的好惡、習慣、地域差異,產生了消費需求的差異等等,環境的變化改變了人們的行為。
對環境的影響會間接影響消費者的行為,但這種影響必須建立在沒有絕對文化沖突的基礎上。如果有人帶妳去壹個經常有野生動物出沒的荒蕪原始森林,妳會去嗎?就算去了也只能是冒險,不能是旅遊!原因是兩種環境存在著絕對的沖突。新的文化環境陌生,無法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也就是說,這種文化吸引力無法影響消費者的行為。
因此,運用文化營銷的理念,必須以非絕對的沖突來影響和改變消費者的文化環境因素,從而有效地改變消費者行為。
和物質發展的規律壹樣,文化差異的變化是唯壹不變的。因此,文化營銷的影響文化和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文化是相互作用和變化的,而變化的原因來自於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
對溝通風格的影響
不同的國家或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規範和交流方式。了解不同市場的文化規範和溝通風格,以便與這些市場的消費者進行有效溝通,這是國際營銷的基礎。對於不同的國家,溝通方式和方法差異很大。比如在語言交流上,中國人和日本人普遍比較矜持,善於講道理;美國人習慣於字面表達和理解傳遞的信息,沒有太多的限制性;芬蘭人自省守信,口頭達成的協議和正式合同壹樣有效;拉美人愛玩文字遊戲;阿拉伯人和南美人喜歡用詩意的比喻。在面對面的語言交流中,營銷人員要註意認真傾聽,不要輕易打斷對方的發言,以示尊重和友好;說話時,要盡量用簡潔易懂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發音準確,並根據對方的理解調整語速。開玩笑的時候要註意,因為對壹種文化來說有趣的東西,對另壹種文化來說可能是無趣甚至粗魯的,通過翻譯妳會失去壹些幽默感。另外,要盡量避免使用俚語,因為俚語變化太快,有很強的背景,不容易翻譯和被對方理解。
交流方式的差異不僅限於語言,還包括非語言交流、信仰和習俗。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同文化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情景。情境既包括有聲信息,也包括無聲信息,比如面部表情、眼神、對話空間、時間概念、手勢、衣服等等。對於各種文化來說,情景部分在交流中所占的比重越大,人們相互接受和傳遞信息的難度就越大。在北歐、德國、美國等情景文化較低的國家,人們認為情景不易理解,大多數信息是通過完整、清晰、準確的符號傳遞的,如語言、文字等,否則就無法準確、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對方做出反應。在情景文化程度高的國家,如中國、日本、俄羅斯、南歐和阿拉伯國家,情景具有很強的暗示功能,可以用來傳達大部分或全部信息的內涵。信息的發送者和接受者可以很好地利用情景進行交流,語言有時可以省略或間接。與低情境文化相比,這些國家的人們對語言表達的信任度較低,更依賴情境的幫助來闡明和完成交際。
即使是同樣的情況,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應用。比如亞洲人習慣點頭表示理解對方的意思,而美國人通常會把對方點頭理解為對自己觀點的肯定。如果不了解不同文化中對情境的理解和運用,很容易造成交際中的誤解。至於約會時間,美國人認為時間就是金錢,德國人認為守時僅次於相信上帝,在阿拉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壹些國家,遲到半個小時不足為奇。在跨文化交際中,西方人常常對亞洲人過分的問候表現出不耐煩,然後才切入正題;西方人快速直接切入正題,亞洲人會覺得太突兀。阿拉伯國家的商人在與美國人做生意時,經常利用時間作為非語言交流的優勢,盡可能地拖延談判,迫使對方焦慮,以便做出讓步。
對營銷談判的影響
營銷談判的成功是國際營銷的關鍵,因此不同文化所持有的不同價值觀在談判中非常明顯。西方國家的營銷人員註重結果,他們將談判作為實現特定目標的工具。在國際營銷談判中,他們會直接切入正題,強調尚未解決的問題,並努力解決,使雙方就某項具體業務達成壹致。此外,他們通常避免將個人關系與營銷業務聯系起來。他們認為溝通和談判的目的是促進銷售,發展業務,但關系是表面的,足以做成生意。西方人的這種態度,對於情景文化高的國家的營銷人員來說,往往是不可思議的。中國和大多數亞洲國家的營銷人員重視人際關系,鼓勵和諧,通過談判實現相互信任,從而建立並保持長期的合作關系。所以他們通常喜歡在大體目標上與對方達成壹致,強調並試圖將雙方與已經達成的壹致聯系起來。因為他們認為壹旦關系存在,雙方都有義務考慮對方的需求。即使暫時不簽合同,建立的關系也能為以後的合同打下基礎。
在談判中,如果雙方發生爭執或沖突,西方人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具體溝通沖突,並直接公開地討論不同的觀點。在爭議中,他們註重事實和數據,在堅持最終立場時往往會比較死板。當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時,就容易表現出情緒。他們認為妥協是可能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能很快達成協議,他們會感到沮喪或失敗,雙方已經建立的關系也就失去了意義。亞洲人註重和諧,盡量避免沖突的公開化,在處理沖突時保持靈活性,對爭端提出新的建議或妥協方案,避免沖突升級,以維持雙方既定的關系。即使在沖突解決溝通中遇到困難,也要避免向對方發出破壞和諧的非語言信號,因為他們認為表露情緒是不成熟的。日本人不想直接面對沖突。他們認為沖突可以通過競爭、合作、妥協、回避、和解來解決,所以當他們在交流中不開心時,他們會低下頭或遮住眼睛來隱藏個人情緒。美國人快速強硬的討價還價在世界某些地方非常有效,而情景文化高的國家的人則覺得美國人的談判節奏太快,方式太生硬。因此,為了促進國際營銷談判的成功,我們應該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價值觀,並有針對性地調整談判策略和節奏。
對營銷策略的影響
每個國家或民族獨特的文化遺產和背景為其成員提供了指導其行動的規範和價值觀。只有了解和尊重某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才能根據該地區和民族的消費心理、行為和需求進行有效的衡量,從而制定出適合本土化的營銷策略和戰略依據。“可口可樂”以704.5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商業周刊》2003年全球65,438+000個最具價值品牌之首,並已連續五年蟬聯全球最具價值品牌之首。其成功之處在於可口可樂公司善於將本土文化理念融入公司管理,使產品創新、品牌創建和營銷更加符合本土化,實現相互溝通和融合,消除文化壁壘。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時,先把名字翻譯成“渴和蠟”,後來又翻譯成“可口可樂”。從字面上看,“可口可樂”贏得了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使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蒸蒸日上。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12生肖產品包裝,“大阿福”新年包裝、“阿福”小姐姐擁抱可口可樂新年廣告等營銷方式完全適應了中國的文化習俗,產品自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文化差異對營銷宣傳手段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比如在歐洲,雜誌廣告在意大利作用很大,但在鄰國奧地利作用很小。因此,在選擇營銷宣傳媒體時,壹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背景和喜好。雀巢的產品之所以能暢銷全球,是因為雀巢在不同國家采用了不同的生產線和營銷廣告,以適應文化、地理、人口、經濟的差異所帶來的需求、購買力、產品偏好和購物方式的差異。因此,在國際營銷中,我們應該避免試圖將壹種文化的概念移植到另壹種文化中;不要認為某種營銷方式在壹個地方可以成功,在其他地方也可以成功。壹個產品在壹個地方賣得好,在另壹個地方有類似的表現。
每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禁忌標誌著壹種文化與另壹種文化的界限,是文化差異中最敏感的因素。禁忌在國際營銷中的作用已經被許多國際營銷的例子所證實。壹些公司在國際營銷中失敗的主要原因往往是違反或違背了某個地區或民族的禁忌。例如,壹家美國公司為了表示對環境的關註和友好,將綠色棒球帽作為禮物分發給消費者作為形象宣傳,在美國的促銷活動中頗有成效。但當該公司以同樣的方式在臺灣省促銷時,卻失敗了。因為對臺灣省人來說,戴綠帽意味著妻子或丈夫不忠。公司不僅沒有達到促銷的目的,還失去了壹些可能的貿易機會。事後,公司推廣組的負責人被文化差異對營銷的巨大影響深深震撼了。對於國際營銷來說,對不同文化的禁忌保持足夠的文化敏感性,並據此調整營銷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新加坡、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都相信風水。美國凱悅酒店在新加坡建造時是按照標準設計的,但並沒有遵循這個習俗。酒店開業後,旅客很少,後來不得不重新設計,使酒店設計符合當地風水習俗。印度人視牛為神。根據這種文化禁忌,美國麥當勞公司在印度只賣雞肉、魚肉和蔬菜漢堡,不供應牛肉漢堡,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馬尼拉,人們常常將紫色與死亡聯系在壹起,而在日本,白色是用來表示哀悼的,所以在這些地方做廣告時,稍微改變壹下顏色就可以避免上述禁忌。但如果缺乏對不同文化禁忌的理解和尊重,比如在與泰國人的談判中翹著二郎腿指著對方的腳底,或者在與科威特等阿拉伯國家的人的談判中拒絕對方提供的咖啡,就會影響溝通效果,甚至影響商務交易。
不同國家對營銷手段和宣傳有不同的法律限制。以營銷廣告為例。在英國,做廣告的報紙可以在全國發行。在西班牙,制造商只能在當地報紙上做廣告。在阿拉伯國家,女性不允許做廣告。在法國、挪威和保加利亞,香煙和烈酒是不允許做廣告的。在澳大利亞和意大利,對兒童電視廣告有限制。對比廣告在美國很常見,但在德國、意大利和比利時是非法的。由於每個國家的法律都是這些國家文化價值觀的最高體現,因此需要強制執行。在國際營銷中,我們必須事先了解當地關於營銷的法律法規,使我們的營銷策略和手段符合這些法規,並在營銷過程中嚴格遵守當地關於營銷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