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張若虛的代表作

張若虛的代表作

張若虛(約公元647年—約公元730年),字、號均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詩描寫細膩,音節和諧,清麗開宕,富有情韻,在初唐詩風的轉變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詩風影響,常露人生無常之感。著有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閨夢還》等,存於《全唐詩》中。

張若虛的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曾任兗州兵曹。事跡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

中宗神龍(705~707)年間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全唐詩》說他與賀知章(越州永興人,今浙江蕭山)、張旭(蘇州人)、包融(潤州延陵,今丹陽人,壹說湖州人),號“吳中四士”,文詞俊秀。開元年間尚在世。

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壹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